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探索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桂召贵 1 ; 雷金福 2 ; 王明秀 1 ; 鲁平东 1 ; 李慧 3 ; 徐林林 3 ; 刘枫 4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繁昌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2.安徽省繁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陶氏益农农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小麦;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17 期

页码: 169-17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探索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以为在沿江江南地区推广此类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在磷、钾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增效剂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产量和生长性状、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处理较不施氮对照增产3075~4410 kg/hm2,增产幅度最低也可达88.9%;配施增效剂处理较相应氮肥处理有效穗平均增加100.1万/hm2,增幅15.61%;产量平均提高528.25 kg/hm2,增幅达7.74%;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升3 kg/kg,增幅为16.75%。氮肥减量25%配施伴能处理每公斤氮肥小麦生产效率最高,为25.36 kg/kg;氮肥基追各半,基肥配施增效剂处理产量和净增收入均最高,分别达7869 kg/hm2和8524.50元/hm2。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仍是小麦生长最关键的营养因子,氮肥增效剂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有效穗增加,提高成穗率;氮肥增效剂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小麦生产效率,节约肥料用量及成本,促进小麦增产增收。综合考虑,氮肥基追各半,基肥配施增效剂可作为推荐施肥组合。

  • 相关文献

[1]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2]小麦生物产量影响因素初探. 朱昭进,赵莉,何贤芳,王青,汪建来. 2011

[3]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绿色增产技术研究. 乔玉强,刘良柏,王平信,毛立浩. 2017

[4]不同氮肥运筹对江淮南部稻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孙雪原,季雅岚,吴文革,孔令聪,叶为发,袁立伦,柴新荣,何毕. 2020

[5]机播条件下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 2011

[6]保护性耕作和施用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许征宇,胡鹏,桑亚松,李立胜. 2009

[7]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 2009

[8]氮肥运筹对皖麦44产量性状的影响. 汪建来,曹承富,孔令聪,王瑞,甘斌杰,赵斌. 2001

[9]播期播量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建来,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 2003

[10]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平治. 2008

[11]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10

[12]沿江平原稻麦轮作系统维持钾素平衡和作物高产的钾肥运筹研究. 刘枫,吴传洲,朱克保,奚波,韩韦东. 2014

[13]淮北砂姜黑土区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雷之萌,韩上,武际,朱林,汪建来,何贤芳. 2017

[14]小麦品种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初报. 汪建来,孔令聪,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 2003

[15]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赵斌,赵竹. 2004

[16]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与其他若干性状关系初探. 何贤芳,赵莉,朱昭进,汪建来. 2011

[17]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何贤芳,赵莉,朱昭进,王青,汪建来. 2011

[18]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2024

[19]超康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雷艳丽,高正良,周本国,吴廷全. 2004

[20]氮肥施用时期及基追比例对土壤矿质氮含量时空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杨晓虎,黄晓荣.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