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大鳞副泥鳅商品鳅的健康养殖试验

科学养鱼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大鳞副泥鳅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水体中。它在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的泥鳅中属个体大和生长快的种类,是我国目前泥鳅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大鳞副泥鳅是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水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淡水养殖中不可多得的名优经济鱼类。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还有待于规范与提高,为此2014年6-10月我们在安徽合龙水产养殖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饲女贞子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女贞子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8头健康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个处理组12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N1、N2、N3组分别在饲喂TMR日粮的基础上补饲150、300、450g/d女贞子。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450g/d女贞子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4%校正乳产量(P<0.05),补饲150g/d女贞子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乳脂含量(P<0.05),而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蛋白、总固形物含量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补饲女贞子可显著降低泌乳奶牛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而对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补饲女贞子具有提高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脂类代谢的作用。

关键词: 女贞子 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播蚕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初步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蚕豆产量构成因子包括有效分枝、有效荚数、实粒数和百粒重,四者的相对最佳协调关系是育种家们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为筛选适宜安徽省地区种植的高产蚕豆品种,利用83份秋播蚕豆材料的小区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蚕豆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枝和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产量的最重要因素;有效分枝与有效荚数和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也表明,产量与有效分枝和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152**和0.4895**。通径分析显示,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关联度分析表明,对产量贡献由高到低依次为实粒数、有效分枝、百粒重、有效荚数。实际育种中,在提高蚕豆产量时,应在优先考虑实粒数增加的基础上,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 蚕豆 产量 有效分枝 有效荚数 实粒数 百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秸秆覆盖水平对砂姜黑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秸秆覆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筛选出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区适宜的秸秆覆盖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7种秸秆覆盖水平M0(0 kg·hm-2)、M1(3 000 kg·hm-2)、M2(6 000 kg·hm-2)、M3(9 000 kg·hm-2)、M4(12 000 kg·hm-2)、M5(15 000 kg·hm-2)和M6(18 000 kg·hm-2)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的土壤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溶磷菌数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霉菌的数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覆盖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且不同种类微生物对应的最佳秸秆覆盖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单位质量的土壤溶磷菌数量和硝化细菌数量都以M4处理最高,氨化细菌数量以M3处理最高,霉菌数量以M6处理最高。土壤酶活性受秸秆覆盖的显著影响,但当秸秆覆盖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秸秆覆盖量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再明显。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土壤中蔗糖酶、淀粉酶和磷酸酶活性以M4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以M3处理最高。土壤中硝化细菌、氨化细菌、溶磷菌、霉菌和总微生物数量与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皆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得出,秸秆覆盖在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秸秆覆盖量过高则不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增加,且不同种类微生物和酶对应的最佳秸秆覆盖量存在一定差异,秸秆覆盖量为9 000~12 000 kg·hm-2时最有利于淮北砂姜黑土生物学特性的改善。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根际土壤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方肥对早、晚稻的茎蘖动态、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磷肥与复肥 2015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配方肥对早、晚稻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可以促进早、晚稻的分蘖,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各施肥处理中,早、晚稻配方肥具有减氮、增产、增效的作用,值得在安徽双季稻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配方肥 早稻 晚稻 分蘖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植棉区直播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时间格局

中国棉花 2015

摘要: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了直播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指数,并对其时间动态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江棉区直播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共有13目43科56种。节肢动物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分别高于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总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和优势度在6月份以后分别低于害虫和天敌亚群落。害虫、天敌亚群落与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指数变化趋势较一致。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在5月和9月中下旬高于天敌亚群落和总群落。经系统聚类可将该类棉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时间动态分为4个阶段:棉花苗期群落、蕾花期群落、花铃期群落和吐絮期群落;棉花蕾花期是棉田害虫重点防治时期。

关键词: 沿江地区 直播棉田 节肢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系统聚类

麦秸还田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促进小麦秸秆还田低碳农业措施的推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大豆幼苗生长和成熟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充足条件下(浇2次透水),小麦秸秆还田处理的大豆前期出苗率和幼苗期生长明显优于无秸秆还田和未浇透水的处理;小麦秸秆还田和水分对大豆产量有显著影响,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正常施肥+浇2次透水+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不施肥+浇2次透水+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正常施肥+浇2次透水+小麦2倍全量秸秆还田)大豆产量在3 804.71~3 922.56kg/hm2,比对照(不施肥+无小麦秸秆还田)增产69.92%~75.19%,达极显著水平。结论:水分充足条件下,小麦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麦秸秆 还田 低碳 大豆 生长影响 农业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的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山羊场肺炎症状的发生原因。[方法]从安徽省某山羊场采集病料样品,从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致病菌并进行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成功从患有肺炎的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结论]该研究可为安徽省山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及病原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山羊 绵羊肺炎支原体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层层叠式笼养蛋鸡舍夏季环境质量参数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中国家禽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八层层叠式笼养蛋鸡舍环境质量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位置的参数差异。结果表明:从鸡舍湿帘端至风机端温度、CO2浓度、风速和PM10数值逐渐增大,相对湿度呈递减趋势。随着笼层的递增,CO2浓度和PM10浓度测定值逐渐变大;风速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各层笼温度分布较均匀;上层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下层;不同笼层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温度与CO2、风速、PM10呈显著正相关;CO2与风速、PM10呈显著正相关,风速与PM10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八层层叠式笼养 环境参数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氏原螯虾稻虾连作水质稳定性的研究

中国水产 2015

摘要:克氏原蛰虾稻虾连作是一种"种养结合"的低风险、低投入、高效益生态养殖模式,可促进养殖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和水质的稳定性。既可保障水稻、龙虾质量安全,又能净化养殖水环境。为探讨克氏原螫虾稻虾连作水质的差异性及稳定性,2013年5月~2014年11月,项目组在当涂县花津湖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池塘,逐月采样对各塘口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