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蟹池套养青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对比试验

水产养殖 2015

摘要:芜湖县为安徽省青虾、河蟹养殖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河蟹销售价格波动已引起广大渔业科技人员和水产养殖户的高度关注,为着力探索合理的河蟹、青虾生态混养苗种放养比例,形成适合本地区的河蟹、青虾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带动河蟹养殖产业稳产增收。2013年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技术力量,借助"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标准化养殖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中国蚕业 2015

摘要:采用Al(NO3)3-Na NO2分光光度比色法,综合不同桑树品种、桑树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季节等因素,分析桑树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富含总黄酮药食用途桑品种育种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生物资源。结果表明,4个桑属22个桑品种桑叶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含量变幅为25.79~63.14 mg/g,湖桑199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杂选花叶桑叶总黄酮含量最低;皖桑1号等5个桑树品种不同季节桑叶的总黄酮含量以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差异显著(P<0.05);同一季节桑叶的总黄酮含量,远高于枝条、树干基部树皮等部位,差异极显著(P<0.01);树干基部树皮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枝条(P<0.05)。

关键词: 桑品种 桑叶 枝条 树干 树皮 比色法 总黄酮 富集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封鳊鱼腌制工艺条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鳊鱼为原料制作封鳊鱼,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鳊鱼腌制过程中的加盐量、腌制温度和腌制时间对产品的含水量、含盐量、盐卤中的氨基态氮含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不同的腌制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品的影响,并建立感官评定分值与腌制条件的数学模型,以优化鳊鱼的腌制工艺。结果表明:盐卤中的氨基态氮含量及鱼肉含盐量与加盐量、腌制温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加盐量、腌制时间和温度对鱼肉含水量也有很大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感官评定分值与腌制条件的数学模型,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好。其中,加盐量和腌制温度影响极显著(P<0.01),腌制时间影响不显著。通过响应面分析与优化,得到封鳊鱼的最佳腌制条件为:加盐量5.7%,腌制温度12℃,腌制时间47 h,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封鳊鱼感官评定分值为93.82,与理论值(93.89)基本相符。

关键词: 鳊鱼 腌制 响应面分析法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中籼稻新品种徽两优5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徽两优5号系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H175S/徽8配组而成的两系中籼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3年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徽两优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土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分别采集小麦成熟期、玉米成熟期和小麦播种期耕层土样,研究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焚烧还田和火粪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减耕和免耕)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以期得到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可以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但是对速效氮含量影响不大。在不同的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处理中,秸秆火粪还田和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秸秆火粪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45 g/kg和0.131 g/kg;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3.36 g/kg和0.095 g/kg;减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和秸秆粉碎还田对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效果不显著;秸秆焚烧不能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不会大幅度提高砂姜黑土C/N进而影响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同时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但微生物量的碳氮比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保护性耕作 砂姜黑土 有机质 氮素 微生物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峰后葡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进行峰后葡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峰后葡萄在歙县地区表现为平均单穗重608 g,果穗大小整齐。果粒呈近圆形,完全成熟时紫红色,着色均匀;平均单粒重15.33 g,比巨峰葡萄平均大3.5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8%~15.9%,可滴定酸为0.25%。浆果8月底成熟,丰产性中等,果皮上色均匀。果肉质地脆,硬度比巨峰高,口感优于巨峰,引种综合表现良好。

关键词: 峰后葡萄 引种栽培 物候期 结果性 适应性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祁门茶研所百年史拾遗——纪念安徽省农科院茶研所建立100周年

茶业通报 2015

摘要:回顾祁门茶叶所百年发展史,从其历史背景、沿革、成因和成果等历史侧面反映出祁红乃至我国红茶在国际茶市变化的影响下,必须由传统因循守旧走向近代复兴改良才有出路和发展。

关键词: 祁门 红茶 研究所 成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督办工作的对策探讨——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加强督办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化领导主体作用、突出督办工作重点、创新督办工作形式、加强工作落实跟进服务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等对策,以积极为农业科研单位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督办工作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探索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以为在沿江江南地区推广此类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在磷、钾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增效剂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产量和生长性状、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处理较不施氮对照增产3075~4410 kg/hm2,增产幅度最低也可达88.9%;配施增效剂处理较相应氮肥处理有效穗平均增加100.1万/hm2,增幅15.61%;产量平均提高528.25 kg/hm2,增幅达7.74%;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升3 kg/kg,增幅为16.75%。氮肥减量25%配施伴能处理每公斤氮肥小麦生产效率最高,为25.36 kg/kg;氮肥基追各半,基肥配施增效剂处理产量和净增收入均最高,分别达7869 kg/hm2和8524.50元/hm2。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仍是小麦生长最关键的营养因子,氮肥增效剂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有效穗增加,提高成穗率;氮肥增效剂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小麦生产效率,节约肥料用量及成本,促进小麦增产增收。综合考虑,氮肥基追各半,基肥配施增效剂可作为推荐施肥组合。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瓜蛋白酶对丝素蛋白的降解作用研究

北方蚕业 2015

摘要: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被广泛地用于生物材料。本研究以废蚕茧为原料,通过脱胶、溶解、透析、浓缩等步骤制备了丝素蛋白溶液,再用木瓜蛋白酶降解丝素蛋白,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丝素蛋白多肽的鉴定,探讨pH、温度及酶活等因素对木瓜蛋白酶降解丝素蛋白影响。结果表明:在pH8~9、温度60~70℃,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为20~25U时丝素蛋白水解效果较好,酶的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本研究为开发丝素蛋白在食品、化妆品中的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蚕茧 丝素蛋白 木瓜蛋白酶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