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花生茎尖组培和植株再生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以 0 .5mm以下的花生茎尖为外植体 ,在MS附加不同激素和有机物的培养基上进行诱芽和诱根培养 ,结果表明 :①在MS + 1.0mg/LBA + 1.0mg/L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发生率分别达到 90 .0 %和 80 .6% ;在 1/2MS(I) +MS(Ⅱ、Ⅲ、Ⅵ )+ 2 .0mg/LNAA + 0 .1mg/LBA培养基上生根率和单个外植体产根数分别达到 86.7%和 5 .1个。② 2 ,4 D可促进愈伤组织增生 ,但无诱根效果 ;烟酸和VB6 可促进丛生芽发生 ;NAA对促进生根和生芽均有效果。③不同基因型间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存在一定差异。茎尖经诱芽、诱根培养出完整植株 ,炼苗后移至室外能正常开花、结荚。

关键词: 花生 茎尖组培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要天敌对栗绛蚧的控制作用及其利用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查明栗绛蚧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有十余种 ,其中黑缘红瓢虫、中国花角跳小蜂、绛蚧跳小蜂、胶虫红眼啮小蜂是栗绛蚧的天敌优势种群。黑缘红瓢虫对栗绛蚧的捕食率可达 30 %以上 ,最高单株捕食率达 98%。 1998~ 2 0 0 0年寄生性天敌对雌绛蚧的总寄生率分别为 80 %、2 0 .38%、11.0 1% ;对雄绛蚧的寄生率分别为 11.11%、43.6 5 %、17.33%。表明主要天敌种群对栗绛蚧害虫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 ,但是随着化学农药用量逐年增加 ,天敌种群数量及其控制作用呈逐年下降趋势。探明了雄绛蚧 2种寄生蜂羽化高峰期于 3月 30日至 4月 7日 ;雌绛蚧 6种寄生蜂羽化高峰期于 4月 2 5日至 5月 10日 ;并分别与雄成蚧羽化高峰期和雌蚧卵孵化高峰期相吻合。为制定施药防治适期和保护利用天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板栗 栗绛蚧 寄生蜂 捕食性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山羊肉生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根据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优良种羊基因的引进和利用研究”成果 ,提出我省优质山羊肉生产技术 ,内容包括 :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模式 ,补饲配合精料、秸秆加工、种草养羊、科学管理、预防疾病和适时屠宰。

关键词: 优质山羊肉 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元杂交山羊生长发育性能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在淮北平原舍饲为主的条件下 ,波萨安、马萨安和波波安杂交组合初生重为 2 .34、2 .2 3和 3.0 4kg ,比安徽白山羊初生重(1.94kg)分别提高 17.5 9%、12 .0 6 %和 5 2 .76 % ;8月龄体重 ,波萨安、马萨安和波波安为 2 4.2 3、2 2 .2 9和 37.97kg ,分别比安徽白山羊 (13.5kg)提高 78.5 6 %、6 4.2 6 %和 179.81% ;0~ 8月龄日增重 ,波萨安、马萨安和波波安为 91.2 1、83.5 8和 14 5 .5 4g ,分别比安徽白山羊 (48.2 5g)提高 89.0 4%、73 .2 2 %和 2 0 1.6 4%。

关键词: 山羊 三元杂交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引进耐冷资源的杂交后代材料芽期耐冷性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通过对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稻材料与云南耐冷性资源材料的杂交后代材料M1 、M2 、M3的芽期耐冷性测定 ,发现杂交后代材料M1 、M2 、M3的耐冷性均达 3级标准 ,即杂交后代具有很强的耐冷性。试验还表明 ,即使是耐冷性很强的材料对低温冷害时间也有一定的忍耐限度。该试验为今后耐冷材料的筛选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冷害 耐冷性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发展安徽省养羊业的牧草品种及利用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发展养羊的主要牧草品种及饲喂利用技术等 ,指出发展种植优质牧草是推动安徽省养羊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牧草品种 利用技术 养羊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型发根农杆菌K_(599)的解毒

遗传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来源于质粒 pJBJ10 6、pBluescriptSK(+ )和pUCD80 0 的新质粒 pXT3sacB ,利用该质粒通过同源重组切除了野生型发根农杆菌K599中Ri质粒的T DNA。解毒后的K599获得了氨苄 /羧苄青霉素抗性和 10 %蔗糖抑制生长的选择标记。解毒后的K599菌株可能对农杆菌转基因技术是有益的。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K599 解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异化饵料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的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用 4组特异化饵料进行生产试验 ,检测其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的效果 ,结果表明 :生产试验检测的结果和室内外其他实验结果相符 ,以第 1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特异化饵料 草鱼出血病 免疫 生产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步光软X射线显微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同步加速器产生的软X射线可提供介于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辨力之间的显微影像[1 ,2 ] 。当今大多数软X射线资源用于生物样品进行显微结构分析 ,它的意义在于充分了解生物体内在的显微结构和功能 ,为农业品种改良的现代化提供依据 (可以用定向引入有关基因的方法进行定向诱变 ,农作物中用这种方法已使马铃薯成功地达到优质高产 ) [3] 。目前软X射线可透过 10 μm厚的含水细胞 (即活的细胞 )进行成像 ,由此发展起来的利用软X射线的技术有光谱显微术 ,X线三维立体成像等 ,笔者就其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 同步光(软X射线) 显微术 生物和医学领域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麦44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结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利用 1998~ 2 0 0 1年淮北片春性组和半冬性组小麦区试结果 ,对皖麦 44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皖麦 44和对照种豫麦 18、皖麦 19的主要农艺性状 ;研究了皖麦 44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 ;对产量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皖麦 44既具有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品种皖麦 19、豫麦 18的优点 ,又克服了其相应的缺点 ,集高产、稳产、矮秆、早熟、优质于一体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皖麦 44高产的关键是确保穗数 ,稳定粒重。

关键词: 小麦 皖麦44 丰产性 稳产性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