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生茎尖组培和植株再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汪强 1 ; 童有才 1 ; 王本超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茎尖组培;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1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26-27+2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 0 .5mm以下的花生茎尖为外植体 ,在MS附加不同激素和有机物的培养基上进行诱芽和诱根培养 ,结果表明 :①在MS + 1.0mg/LBA + 1.0mg/L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发生率分别达到 90 .0 %和 80 .6% ;在 1/2MS(I) +MS(Ⅱ、Ⅲ、Ⅵ )+ 2 .0mg/LNAA + 0 .1mg/LBA培养基上生根率和单个外植体产根数分别达到 86.7%和 5 .1个。② 2 ,4 D可促进愈伤组织增生 ,但无诱根效果 ;烟酸和VB6 可促进丛生芽发生 ;NAA对促进生根和生芽均有效果。③不同基因型间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存在一定差异。茎尖经诱芽、诱根培养出完整植株 ,炼苗后移至室外能正常开花、结荚。

  • 相关文献

[1]亳菊茎尖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植株的研究. 俞年军,彭代银,吴德林,刘守金,朱月信,曹勇,王韵琴,江芹,董玲. 2011

[2]玉米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杨剑波,吴家道,程岩,郑乐娅,黄忠祥,刘祖林. 1992

[3]蓝莓丛生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宁志怨,江芹,陈静娴,廖华俊,董玲. 2007

[4]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器官发生途径再生植株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佘茂云,殷桂香,赵佩,杜丽璞,张平治. 2015

[5]小花补血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董玲,陈静娴,廖华俊,潘美芳. 2002

[6]安徽乌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秦艳梅,王明霞,江海坤,严从生,王艳,田红梅,张其安,方凌. 2017

[7]千头菊茎尖组培培养基的筛选及成苗率试验. 张华,张习奇,郭小丁,唐君,张允刚,李玉侠. 1999

[8]辣椒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浩宇,贾利,宋婷婷,汪胜,张于,方凌,张其安,严从生,隋益虎,江海坤. 2024

[9]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秦艳梅,王明霞,贾利,田红梅,王艳,张其安,江海坤,严从生,方凌. 2016

[10]不同花生种子处理进行氮离子束注入的诱效应研究初报. 倪皖莉,管叔琪,刘泽,汪清. 2009

[11]不同环境条件下花生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晓帅,梁明磊,胡长敏,王嵩,倪皖莉,江建华. 2016

[12]安徽省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倪皖莉,郭高,刘磊,管叔琪. 2010

[13]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评价. 鞠倩,李晓,苏卫华,陈浩梁,谢明惠,姜晓静,曲明静. 2016

[14]芝麻与花生间作套种增效技术研究(英文). 汪强,吴延华,赵莉,陈培,田东丰. 2012

[15]花生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崔凤高,胡晓辉,苗华荣,张胜忠,王娟,王嵩,侯刚,隋洁,张建成,陈静. 2021

[16]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对花生蛴螬的减药防控效果. 谢明惠,陈浩梁,林璐璐,张光玲,钟永志,倪皖莉,苏卫华. 2020

[17]暗黑鳃金龟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及复配种衣剂的田间药效. 谢明惠,倪皖莉,林璐璐,钟永志,张光玲,苏卫华,陈浩梁. 2021

[18]农药的药害研究初报(3)——花生和棉花上的药害症状图鉴. 夏静,朱永和. 2001

[19]高产广适抗逆花生新品种花育9510的选育. 苗华荣,胡晓辉,杨伟强,崔凤高,张胜忠,王菲菲,许林英,侯刚,王嵩,陈静. 2023

[20]花生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朱晓峰,赵西拥,姜涛,汪清,王嵩,倪皖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