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改性凹凸棒土对猪场粪污重金属铜的吸附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

摘要:以改性凹凸棒土为吸附剂,对养殖场粪污中的重金属铜进行吸附研究。试验研究了不同酸和浓度对凹凸棒土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初始铜离子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0 mol/L盐酸改性的凹凸棒土对铜元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5℃、投加量1.0 g、震荡时间40 min、pH值8.0,对重金属铜的吸附率最高达到60.21%。研究结果可为养殖场粪污中重金属铜的去除提供一种有效的吸附材料。

关键词: 改性凹凸棒土 猪场粪污 重金属 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PB序列的位点特异性qPCR快速鉴定假禾谷镰刀菌

植物病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为主要病原引起的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针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RPB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PCR引物(Fpg-F1/R2),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验证了该引物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引物对假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NA检测灵敏度为100 pg.基于引物Fpg-F1/R2建立的qPCR检测系统可用于假禾谷镰刀菌的早期快速检测,其扩增效率为87.5%,相关系数为0.99.此外,利用该检测系统确定了土壤中假禾谷镰刀菌引致病害发生的含量阈值,发现当该菌在田间土壤中含量大于213 pg·g-1时可引发小麦茎基腐病.本研究建立的基于qPCR的假禾谷镰刀菌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发病组织和田间土壤中该病菌的早期、快速检测.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病原检测 RPB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DUS测试指南2022年版与2012年版的比较分析

棉花科学 2024

摘要:对棉花DUS测试指南 2022 年版与 2012 年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在正文、附录、棉花性状表、棉花性状表解释以及棉花技术问卷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棉花测试人员进行田间测试和棉花育种者申报新品种测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棉花 DUS测试 测试指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对异囊地蛛的驱避作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寻找烟田蜘蛛卵囊类异物防控新方法。[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法和滤纸药膜法研究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对异囊地蛛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不同体积比复配对异囊地蛛均具有很好的驱避作用,其中体积比8∶2∶3的驱避效果最好,达91.67%,且72 h内均有显著驱避效果。[结论]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作为高效植物源驱避剂防治烟田蜘蛛卵囊类异物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源物质 异囊地蛛 Y型嗅觉仪 滤纸药膜法 驱避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渥堆时间对黟县黑茶滋味品质及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渥堆进程中影响黟县黑茶滋味品质变化的关键节点,本研究通过感官评价、氨基酸分析仪、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不同渥堆时间下(0、3、6、9、12、15和18 h)其滋味品质及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渥堆9 h后茶汤苦味开始降低、收敛性和厚度增加、陈醇风味凸显。儿茶素类物质总量在渥堆期间显著降低,而没食子酸含量则显著增加;咖啡碱含量在渥堆18 h后降低了14.7%;游离氨基酸总量在渥堆后期(15~18 h)呈现上升趋势;黄酮醇及单糖苷的黄酮苷类物质含量在渥堆中期(9~12 h)显著增加(P<0.05);双糖苷的黄酮苷类物质含量则在渥堆中后期呈上升趋势。关键滋味物质分析显示(VIP>1,DOT>1),杨梅素-3-O-半乳糖苷、紫云英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咖啡碱是影响黟县黑茶品质变化的重要呈味物质,其中,前三种糖苷类物质在渥堆9~12 h含量显著增高;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在9~12 h期间含量显著降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在渥堆后呈现显著降低;槲皮素-3-O-芸香糖苷在渥堆中期(9~12 h)显著下降,在渥堆15 h后显著增加,是渥堆后期茶汤涩感增加的重要因子。本研究结果为后续黟县黑茶渥堆工艺优化及探究其滋味品质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关键词: 黟县黑茶 渥堆 感官评价 滋味成分 液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卫民4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卫民4号’是通过系统选育方法,从祁门槠叶种群体中筛选出的茶树新品种。其幼嫩芽叶呈浅绿色,春季采摘期为4月上旬。茶芽顶端优势较弱,顶芽与侧芽几乎同步萌发。春季一芽二叶蒸青茶样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以及咖啡碱的含量分别为49.4%、21.4%、3.5%和4.1%。经过制烘青绿茶工艺后,其干茶色绿,显毫;汤色嫩绿较明亮;香气清新且花香显;滋味甘醇鲜爽。经过连续三年的感官评审,其品质综合评分平均为92.0,具有较高的品质。适宜在安徽省江南茶区进行种植。

关键词: 茶树 中生 优质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烤后单叶重与感官质量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探索张家界市上部烟适宜的单叶重,以主栽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单叶重区间,分析了单叶重与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确定了适宜的单叶重。结果表明:综合各单叶重对烟叶物理性状、感官质量的影响可知,高峰试验点单叶重为8~10、>10~12、>12~14 g时均表现较优,江垭试验点单叶重为8~10、>10~12 g时上部叶质量较好,可用性较高。根据叶长与单叶重的相关性,得出张家界烟区适宜的叶长区间:高峰试验点可将上部叶叶长在51.25~67.82cm的占比、江垭试验点可将上部叶叶长在51.21~63.13cm的占比作为技术调控目标。

关键词: 烟草 上部叶 单叶重 叶长 感官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岳西县桑园肥料施用效果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明确岳西县桑园最佳肥料施用量,促进当地农户增产增收,特设置配方施肥与农户常规施肥对比试验及氮、磷、钾缺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配方施肥最高,达到32 090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常规施肥次之,为30 630 kg/hm2;二者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缺素处理及空白对照。净收益也以配方施肥最高,达到73 367.80元/hm2。因此,配方施肥可以更好地提高桑叶产量和效益,在岳西县为最佳施肥模式;在桑园管理过程中,只有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增产增效。

关键词: 配方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安徽岳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草双高型大麦新品种皖饲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

摘要:皖饲麦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型饲用大麦新品种。2018—2020年度参加安徽省多点联合鉴定,平均产量达480.64 kg/667 m2,比对照西引二号增产10.42%。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大麦(青稞)(2023)340003。皖饲麦3号为春性多棱皮大麦,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好,生育期187 d左右,株高90 cm左右,千粒质量31 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10.31%,淀粉含量632.6 g/kg,β-葡聚糖含量5.01%,综合农艺性状较好,抗倒性强。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安徽省沿淮、江淮地区饲料大麦生产中的作用,系统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提出了以收获青饲草、青贮饲料和籽粒为不同目的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粮草双高 大麦 皖饲麦3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河蟹质量安全数字化控制平台研发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摘要:河蟹产业的质量安全是从“池塘到餐桌”的质量安全,涉及养殖、运输和销售等不同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消费者关心的质量安全问题。运用数字化技术管理各环节关键信息或消费者关注信息,能有效监管河蟹产业发展,也能帮助消除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该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二维码技术和5G技术,研发河蟹质量安全数字化控制平台,管理苗种、投饵、捕捞、水体水质和健康生态等养殖相关数据,采集捕捞、运输和销售数据,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看养殖全过程数据、运输和销售等信息,并实时监督养殖环境,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河蟹 质量安全 二维码 平台研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