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巢湖流域不同轮作模式对水稻氮磷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评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轮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于2022年在环巢湖流域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12个处理:RWCK,小麦-水稻(不施肥);ROCK,油菜-水稻(不施肥);RMCK,绿肥-水稻(不施肥);RWPK,小麦-水稻(不施氮肥);ROPK,油菜-水稻(不施氮肥);RMPK,绿肥-水稻(不施氮肥);RWNK,小麦-水稻(不施磷肥);RONK,油菜-水稻(不施磷肥);RMNK,绿肥-水稻(不施磷肥);RW,小麦-水稻(常规施肥);RO,油菜-水稻(常规施肥);RM,绿肥-水稻(常规施肥),分析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氮磷累积量、氮磷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在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均超过9.0 t·hm-2,水稻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呈现RO>RM>RW的规律,其中RO和RM显著高于RW,RO和RM产量较RW分别提高6.53%与4.90%。在不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均超过7.0 t·hm-2,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施肥条件下,RM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与RW和RO模式相比,平均增幅8.9%和5.4%。施肥条件下,轮作模式对水稻外观品质影响显著。相比RW和RO,RM处理显著降低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平均降幅分别为21.6%、16.1%,改善了水稻的外观品质。相比RW,RM和RO处理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强胶稠度,其中,直链淀粉含量降幅为8.8%,胶稠度增幅为12.8%,改善了水稻的食味品质。在周年作物经济效益方面,相比RW模式,RO经济效益提高了15.6%。在周年氮磷利用率方面,与RW模式相比,RM可以显著提高周年作物氮磷利用效率,其中氮肥利用率提高21.6%,磷肥利用率提高64.3%。对比3种不同轮作模式,产量和周年经济效益方面,稻油模式最高;稻米品质方面,稻肥模式优于稻油与稻麦模式;在周年氮磷利用率方面,稻肥模式最高。因此从综合方面考虑,建议在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增加稻肥模式种植面积,在二级保护区内增加稻油模式种植面积。研究结果可为水稻增产增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压力及优化巢湖流域传统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轮作模式 品质 肥料利用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栝楼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4

摘要:目的 对栝楼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综合评价栝楼种质资源,筛选优良栝楼种质资源。方法 以潜山市传文瓜子有限公司种质资源圃的31份栝楼种质和3份皖蒌为研究材料,对其17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 34份栝楼种质在17个农艺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7.40% ~ 64.3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产籽量,最小的是成熟周期。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表明,34份栝楼种质在平方欧式距离为7.5处时,可被划分为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17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1.867%。综合评价表明,除3份皖蒌外,筛选出11份优良种质。结论 34份栝楼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初步筛选出11份综合性状优良的栝楼种质,可为栝楼种质资源的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栝楼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芫荽品种比较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种植的芫荽品种,对18个芫荽品种的生育期、鲜产和生长性状(单株地上部鲜重、单株根鲜重、根冠比、株高、根长和根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8个品种生育期相近,均可在江淮地区生长繁育;鲜产以C15最高,达到24 653 kg/hm2;当地品种C1鲜产较高,生长性状相对较好;C07和C14鲜产、单株地上部鲜重、单株根鲜重等指标位居18个品种前列。因此,江淮地区芫荽种植可选择C01、C07、C14和C15这4个品种。

关键词: 芫荽 品种比较 生育期 生长性状 鲜产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规格穴盘砧木育苗对断根甜瓜嫁接苗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机械化播种的穴盘规格。[方法]采用不同规格穴盘进行砧木育苗,然后进行砧木断根嫁接甜瓜,测定不同处理砧木幼苗生长状况、嫁接甜瓜幼苗生长状况及嫁接甜瓜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随砧木播种密度增加,砧木幼苗茎粗、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总干重及壮苗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嫁接甜瓜幼苗茎粗、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及壮苗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T1、T2、T3和T4处理高于自根苗;嫁接甜瓜根条数和根体积呈下降趋势,其中T2和T3处理无显著差异;甜瓜单果重、产量也呈下降趋势,各处理嫁接苗单果重和产量均高于自根苗,其中T1、T2和T3处理分别比对照高19.1%、18.7%、18.5%;T1、T2和T3处理中心及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自根苗,田间无死苗。[结论]采用50孔、72孔、105孔穴盘进行砧木育苗均有利于嫁接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综合考虑育苗成本,以105孔穴盘进行砧木断根育苗经济效益更好。

关键词: 穴盘规格 南瓜 断根嫁接 甜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栝楼蔓枯病病原鉴定及不同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栝楼蔓枯病的发生情况及病原种类,筛选出针对该病害的高效植物源抑菌剂,本研究对安徽省潜山市栝楼基地蔓枯病的田间症状进行了调查,对其病原进行了分离和纯化。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栝楼蔓枯病病原确定为Stagonosporopsis caricae。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了2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S.caricae的抑菌活性,发现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5 mg·mL-1时,蛇床子、博落回提取物对S.caricae的抑制率>90%,苦参、虎杖提取物的抑制率>80%;蛇床子和苦参提取物对该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1648~0.5289和0.7347~0.8332 mg·mL-1,抑菌活性最为明显。该研究为栝楼蔓枯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栝楼 蔓枯病 分子鉴定 中草药提取物 抑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构建与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了新的需求。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推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对安徽省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的建设背景和优势进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后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 建设 监管 安徽界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2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兔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家兔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两个方面出发,归纳总结了2022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相关研究的进展,发现国外的研究方向侧重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繁殖性能的分子遗传机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内容相较国外则更加丰富,传统育种包括自然选择及环境效应,分子育种则涉及品种与遗传多样性、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皮毛性状等方面。文章旨在为家兔的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兔 遗传育种 繁殖 传统育种 分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二级机构办公室工作实践与思考

办公室业务 2024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二级机构办公室作为职能部门,是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承担着管理服务、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也是科研院所对外的窗口.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农业科研院所二级机构办公室工作的职能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提升办公室管理服务水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办公室 管理服务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栝楼新品种'皖蒌30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栝楼新品种‘皖蒌30号’是从‘皖蒌20号’田间变异株中选育而来。生育期215 d,中熟;坐果多;果实椭圆形,幼果浅绿色,成熟时黄色,果面有浅纵沟;种子长椭圆形,饱满,壳浅棕色,有光泽,平均出籽率12.6%,千粒质量237.0 g,平均干籽2 550.0 kg·hm-2;一年生、两年生植株平均鲜果质量399.7、408.9 g·株-1,块根质量3.5、5.5 kg·株-1;抗病性强。适宜在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关键词: 栝楼 系统选育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改进CycleGAN的水稻叶片病害图像增强方法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4

摘要:[目的/意义]针对水稻病害图像识别任务存在数据集获取困难、样本不足及不同类别病害样本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ycleGAN (Cycle-Consistent Adversarial Networks)的水稻叶片病害图像数据增强方法。[方法]以CycleGAN为基本框架,将CBAM (Convolution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嵌入到生成器的残差模块中,增强CycleGAN对病害特征的提取能力,使网络更准确地捕捉小目标病害或域间差异不明显的特征;在损失函数中引入感知图像相似度损失,以指导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生成高质量的样本图像,并提高模型训练的稳定性。基于生成的水稻病害样本,在不同目标检测模型上进行迁移训练,通过比较迁移学习前后模型性能的变化,验证生成的病害图像数据的有效性。[结果和讨论]改进的CycleGAN网络生成的水稻叶片病害图像质量优于原始CycleGAN,病斑区域的视觉特征更加明显,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SSIM)指标提升约3.15%,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指标提升约8.19%。同时,使用YOLOv5s、YOLOv7-tiny和YOLOv8s这3种模型在生成的数据集上进行迁移学习后,模型的检测性能均有提升,如YOLOv5s模型的病害检测精度从79.7%提升至93.8%。[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水稻病害图像数据集匮乏的问题,为水稻病害识别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水稻叶片病害 数据增强 CycleGAN CBAM 感知相似度损失 迁移训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