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茶树(模糊匹配)
55条记录
黄化茶树新品种'霍黄1号'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霍黄1号’是从安徽省霍山县黑石渡地方茶树群体种中,通过单株选择法育成的新品种。灌木型,小叶类,中生种。其幼嫩芽叶呈玉黄色,所制绿茶细紧显毫、玉黄隐绿、香气高鲜,滋味甘醇,感官品质优异。春茶蒸青样水浸出物含量48.2%,茶多酚含量16.8%,氨基酸含量5.2%,咖啡碱含量4.2%。耐寒性较强,中抗茶炭疽病、中抗茶小绿叶蝉,适宜在安徽省及具有相似气候条件的茶区种植推广。

关键词: 茶树 黄化 中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以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为试验药剂,在2个小贯小绿叶蝉虫口峰期分别调查2种不同类型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第1个虫口峰期,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多于第2个虫口峰期;药后1 d,两次试验中双丙环虫酯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且第一次试验中双丙环虫酯的持效期长,在21 dpt仍有70%以上的防治效果.双丙环虫酯和虫螨腈处理对防治小贯小绿叶蝉均有较好效果.表明双丙环虫酯可用于高效防治茶园小贯小绿叶蝉.

关键词: 茶树 小贯小绿叶蝉 双丙环虫酯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化和黄化茶树品种绿茶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类及咖啡碱差异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以白化和黄化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的绿茶滋味品质和代谢物差异,对广德市6 个白化品种绿茶(奶白茶)和14个黄化品种绿茶(黄金芽茶)进行感官审评和代谢物分析.结果表明,奶白茶滋味鲜爽而收敛性略弱;黄金芽茶滋味收敛性强而鲜度低于奶白茶.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呈现鲜味、甜味的游离氨基酸在奶白茶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黄金芽茶,而贡献收敛性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和没食子酸含量以及呈现苦味的咖啡碱含量在奶白茶中显著低于黄金芽茶.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表明导致两种绿茶滋味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有 7 种,分别是茶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碱.味觉活性值(Dot)最高的EGCG在黄金芽茶中的呈味贡献显著高于奶白茶.因此,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类化合物、没食子酸和咖啡碱含量差异导致白化和黄化茶树品种绿茶滋味不同.

关键词: 茶树 白化茶树 黄化茶树 绿茶 滋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茶树品种中CsNUDX1基因催化功能、启动子结构及功能分析

茶叶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叶醇是茶树中重要的萜烯类化合物,在不同茶树品种中的积累存在较大差异。茶树核苷二磷酸水解酶(Nucleosidediphosphatehydrolase,Nudix)基因CsNUDX1-cyto可促进香叶醇及其糖苷在茶树中的积累。为探究该基因在不同茶树品种中的催化功能及调控差异,分析了7个茶树品种中香叶醇的积累差异及CsNUDX1-cyto时空表达变化,同时分析了该基因的催化功能及其启动子结构和功能差异。结果显示,CsNUDX1-cyto表达量与香叶醇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05);香叶醇在中国变种茶树嫩梢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阿萨姆变种茶树。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草遗传转化体系表明,不同茶树品种的CsNUDX1-cyto均能促进香叶醇的生物合成。启动子活性分析显示,云抗10号茶树品种中CsNUDX1-cyto的启动子活性较弱;结构分析表明,云抗10号茶树品种CsNUDX1-cyto启动子在转录起始位点–33处有185碱基的序列插入,使得增强元件CAAT-box位于–133处(其他品种CAAT-box均位于–47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中的CsNUDX1-cyto均能够促进香叶醇的生物合成,但启动子区域遗传多样性使得其表达水平有差异。

关键词: 茶树 香叶醇 NUDX1基因 功能分析 启动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白化期的‘黄山白茶’代谢物差异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山白茶1号’是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由其鲜叶加工的绿茶,即‘黄山白茶’,具有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等特征。为探究不同白化时期加工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差异,分析了绿茶中挥发性代谢物、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白化时期的‘黄山白茶’在香气和滋味上存在差异。气相质谱(GC-MS)分析表明,共有29个高丰度挥发性化合物被鉴定;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芳樟醇、顺-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顺-3-己烯醇、(Z)-丁酸-3-己烯酯可能是导致3类绿茶香气存在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滋味成分分析表明儿茶素类物质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低;在白化中期绿茶中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则显著增加;咖啡碱在3类绿茶中无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高,为干质量的4.4%,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只占干质量的1.3%。因此,不同时期的‘黄山白茶1号’嫩梢中的代谢物积累存在差异,使得加工的绿茶风味不同。

关键词: 茶树 白化品种 黄山白茶 挥发性化合物 儿茶素 游离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叶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NUDX1的进化分析

茶叶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树中存在2个亚细胞定位不同的NUDX1基因(CsNUDX1-cyto和CsNUDX1-chlo),其中定位于细胞质的CsNUDX1-cyto基因与香叶醇生物合成密切相关.为探究NUDX1基因在不同茶树品种中的序列、功能差异及其在物种间的进化,通过序列比对、基因克隆、进化树构建、代谢物分析、功能验证等分析了该基因在茶树与非茶树植物中的进化以及香叶醇积累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基因库中组装的CsNUDX1s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RT-PCR克隆显示4个阿萨姆变种和4个中国变种茶树中均有CsNUDX1-cyto和CsNUDX1-chlo的阳性克隆,且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利用Phytozome网站数据进行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共有58个植物中存在CsNUDX1同源基因;该基因在植物物种间较为保守,在低等植物藻类基因组中也存在;在单子叶禾本科植物中,除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泛基因组中存在蛋白序列匹配率大于58%的目的基因,其余均较低,尤其是在部分禾本科植物中该基因存在缺失.代谢物分析表明15个禾本科植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品种鲜叶中均未检测到香叶醇的合成,而4个茶树品种嫩梢中香叶醇含量为0.87~4.12μg·g-1.此外,茶树CsNUDX1s基因在幼嫩叶片中有高表达;阿萨姆变种茶树佛香3号的CsNUDX1-cyto同样具有合成香叶醇的功能.本研究表明,NUDX1基因广泛存在植物基因组中,在茶树基因组中存在2个CsNUDX1s基因,并与茶树叶片中香叶醇的合成相关.

关键词: 香叶醇 NUDX1基因 进化分析 Phytozome 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小区域茶园秋季红茶品质与生化成分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究石台县3个小区域群体种茶园秋季红茶的品质性状,对不同类型茶树的生化成分与红茶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3个小区域8个茶树资源的水浸出物含量平均为45.88%,氨基酸含量平均为2.69%,茶多酚含量平均为24.99%,咖啡碱含量平均为3.06%,酚氨比在8.38~10.48之间,这些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在2.08%~10.71%之间。蒸青样中总儿茶素含量平均为183.55 mg/g,红茶样中平均为4.35 mg/g。儿茶素组分GCG、CG保留量低,平均分别为0.59%和0.64%,EC、ECG保留量较高,平均分别为4.49%和5.69%。8个红茶样审评结果中,ST-7得分最高,ST-5得分最低,各样品外形、滋味、香气的评分差异较大,汤色、叶底差异较小。不同叶型茶树红茶品质,中叶类型表现较好,3个小区域茶树红茶品质岩岭村表现较好,20世纪40年代以前茶树红茶品质要优于60年代的红茶品质。相关性分析可知,红茶感官品质与水浸出物、茶多酚相关性较大,与咖啡碱、氨基酸相关性较小,酯型儿茶素与红茶品质相关性远大于非酯型儿茶素。

关键词: 茶树 小区域群体种 红茶品质 生化成分 石台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恒温下灰茶尺蛾种群两性生命表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CSCD

摘要:灰茶尺蛾是安徽及周边省份重点防控的茶树害虫之一。以年龄-阶段特定两性生命表为研究手段,以得出其种群特征,从而为控制其种群增长规模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灰茶尺蛾内禀增长率r=0.1883,周限增长率λ=1.207 2,净增殖率R_0=248.65粒,平均世代周期T=29.24 d。(2)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在卵期至3龄幼虫期等4个阶段中较高,其峰值依次为1、0.839 1、0.824 4与0.838 8。(3)3条生殖力曲线(f_(xj)、m_x、l_xm_x)均于初产卵历约28 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7.76粒、85.63粒和65.67粒;生殖价值V_(xj)曲线在初产卵历约27 d时达到峰值,为307.25粒;生命期望最大值e_(0,1)=27.60d。由以上结果可得出:恒温下(26±1)℃,灰茶尺蛾种群属于r对策者,且种群处于扩增状态;自初产卵历约31 d始,灰茶尺蛾种群特定年龄存活率(l_x)急剧下降,直至成虫全部死亡;雌成虫期是灰茶尺蛾种群增长的重要贡献因子,其对后代的主要贡献集中于初产卵历经约27~28 d之时。

关键词: 茶树 灰茶尺蛾 两性生命表 r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气候筛选抗热茶树新株系"多抗早"初报

茶业通报 2019

摘要:2017年7月下旬,合肥地区出现持续4天40℃以上高温,26680m2教学生产茶园,呈现一片枯黄,扦插苗圃中18个无性系(3个品种,5个品系,10个株系)茶苗,遭受到严重热害,其中两个株系全部热死,大部分无性系品种成活率均不到40%,唯独"多抗早"新株系扦插苗受害轻微,只是苗梢顶端和叶尖枯萎,热害过后仍恢复正常生长,100%成活,说明"多抗早"是一个抗热力强的新株系.

关键词: 茶树 热害 多抗早 新株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气候筛选抗热茶树新株系“多抗早”初报

茶业通报 2019

摘要:2017年7月下旬,合肥地区出现持续4天40℃以上高温,26680m~2教学生产茶园,呈现一片枯黄,扦插苗圃中18个无性系(3个品种,5个品系,10个株系)茶苗,遭受到严重热害,其中两个株系全部热死,大部分无性系品种成活率均不到40%,唯独"多抗早"新株系扦插苗受害轻微,只是苗梢顶端和叶尖枯萎,热害过后仍恢复正常生长,100%成活,说明"多抗早"是一个抗热力强的新株系。

关键词: 茶树 热害 “多抗早” 新株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