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茶树(模糊匹配)
55条记录
茶树无性系后代抗性生理因子的差异研究

茶业通报 2011

摘要:以自然生长状态下的三年生凫早二号新梢和迎霜、龙井43的留养秋梢茶树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对茶树无性系后代单株间抗性生理因子的差异分析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叶位变化,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叶龄增加,增长幅度减缓,活性也渐趋于稳定,且茶树无性系后代单株间,SOD、POD、MDA和电导率的差异不显著,个别甚至达到了极不显著水平;对于试验时的取样部位,考虑到修剪、采摘、病虫害、光线、温度等因素影响,建议选用木质化部位的成熟叶叶片,以减少实验误差。

关键词: 茶树 无性系 抗性 生理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抗性生理评价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树生长随时都可能受到不良环境因子的胁迫,诸如高低温、干旱、强光等。开展茶树的抗逆机制研究,探明并建立茶树抗性生理评价体系,对茶树抗性育种、茶树资源抗性鉴定、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及建立茶树对不良环境的预警与调控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保护性酶活性、组织结构、丙二醛、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等方面对茶树抗性生理评价研究进展作一阐述,并就未来茶树抗性生理评价指标研究提出2点展望:(1)深层次地开展胁迫抗性及持续胁迫抗性机理研究;(2)开展抗性生理指标筛选与综合评价研究。

关键词: 茶树 抗性 超氧自由基 膜脂过氧化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栽培中的气象影响及防灾技术

茶业通报 2010

摘要:本文就茶树栽培中气象因素气温、降雨和光照做一简读;就异常气候或灾害性气候如旱害、湿害、冻害的表象与成因进行阐析;并就相应灾害提出一些应对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茶树 栽培 气象 防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防冻剂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通微、柳州、标典3种防冻剂对茶树抗寒能力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选用合适的防冻剂,能增强茶树抗寒能力;②防冻剂对茶树生长势、茶叶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③因地制宜,正确施用防冻剂;④综合防冻剂对茶树的抗冻效果和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三种防冻剂当中以标典最好。

关键词: 茶树 抗寒性 受冻率 防冻剂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中量营养元素的研究进展

茶业通报 2009

摘要: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除N、P、K等植物必须大量营养元素外,中量营养元素如Ca、Mg、S所起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本文就茶树中量营养元素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 茶树 中量元素 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冻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农技服务 2008

摘要:介绍了茶树冻害鉴别方法,论述了茶园综合防冻措施,并提出了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关键词: 茶树 冻害 补救 越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科院茶研所茶树育种研究史略

茶业通报 2005

摘要:本文针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自1915~2004年建所90a间之茶学中茶树育种研究史,从散见于科技档案及民间中的史料予以发掘、整理、并作此史略。

关键词: 安徽省 茶研所 茶树 专业育种 史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茶树良种选繁及应用研究进展

茶业通报 2003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在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整理、无性系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应用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十一世纪茶树育种目标与手段。

关键词: 茶树 无性系 品种选繁 良种应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群体老茶树嫁接改种技术研究

茶业通报 2002

摘要:1996年开始进行群体老茶树嫁接改种的技术研究。经过4a多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技术数据积累与分析结果。

关键词: 茶树 嫁接 改种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土对茶树不同部位叶片中酶活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以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品种园的安农早抗 1号为材料 ,稀土处理后测定不同部位叶片中酶活性 ,并与对照相比较 ,结果表明 :稀土处理的茶树谷氨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肽酶在第 1叶位的活性、总活性均得到提高 ;而在第 4叶及老叶部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未呈现规律性。第 1叶位中酶活性的提高 ,有利于茶树经济性状的改善 ,这可能是茶园喷施稀土肥料的增产提质机理之一。

关键词: 稀土 茶树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