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茶树(模糊匹配)
55条记录
茶树的氮素营养与高产优质

广西热作科技 1999

摘要:本文从茶树对氮的吸收和同化两个方面综述了茶树氮素营养与代谢的特点, 并就茶叶的高产优质与氮肥施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茶树 氮素营养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生长冗余理论及其应用

茶叶科学技术 1996

摘要:本文依据农作物生长冗余现象的基本规律,结合茶树生长特点认为,茶树生物体也存在着生长冗余现象。并提出了茶树生长冗余及超补偿作用理论,这种理论的建立,对指导茶树栽培,尤其对茶树植株修剪培育和芽叶采摘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茶树 生长冗余 采剪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现阶段茶园施肥的发展趋向

广西热作科技 1993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现阶段茶园施肥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现阶段作物施肥的主要技术和理论,提出了我国现阶段茶园施肥的四个发展趋向:(1)品质优化施肥法将成为今后茶园施肥的主要发展方向;(2)施肥的效益评价将被重视;(3)测土配方施肥将成为茶园施肥的主要方法;(4)茶园施肥的农化服务网络带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茶树 配方施肥 发展趋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光合作用特点及提高光能利用率途径

广西热作科技 1992

摘要:本文论述了茶树光合作用四大特征以及光合产物累积、运转、分配趋向。并提出了:(1)提高茶园肥力水平,促进光合物质代谢;(2)加强茶园旱季灌溉,增强光合强度;(3)进行茶园合理密植,扩大绿色同化面积;(4)实行立体复合种植,提高光合效率等四项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 茶树 光合作用 光合产物 提高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蚕颗粒体病毒及其利用研究

生物防治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80年从安徽舒城县晓天茶园的茶蚕罹病虫体中分离获得一种颗粒体病毒,经鉴定为茶蚕颗粒体病毒(AbGy),为我国首次发现。对茶蚕3龄幼虫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1.23×10~7mg/ml,半数死亡时间LT_(50)为5.4~8天。经感染试验,以1龄幼虫最敏感,感病死亡率随病毒浓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在感染12种昆虫中,只感染茶蚕,对桑蚕及天敌昆虫安全无伤害作用。AbGV制剂经田间防治试验示范结果,防治适期以1~2龄为宜,每亩喷施AbGV有效剂量为100~200mg,防治效果可达75.5%~97.45%,若与微量化学农药混用则有明显增效作用,病毒后效作用长达2~3年,自然感病死亡率18.76%~55.94%,AbGV的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茶树 田间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