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赵和涛(精确检索)
117条记录
台湾茶园耕作及茶叶加工机械研究概况

台湾农业情况 1991

摘要:目前台湾的茶叶机械普及和应用率都较高,茶叶加工已全部实行机械化,茶园耕作,施肥、防虫、采摘、运输等作业也大都运用机械进行。台湾的茶机不仅满足该地区需求,而且还出口到非洲、美洲、东南亚各国。进入80年代后,随着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台湾也加强了茶园耕作及茶叶加工机械研究,并研制和改进了许多高性能、低能耗新型茶机,本文简介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红绿茶中主要生化成分构成特点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1

摘要:通过对安徽红茶(祁红)绿茶(屯绿)主要产地的成茶中生化成分测定分析,探明了其内含化学成分的构成特点以及形成优良品质的生化机制.

关键词: 红茶 绿茶 生化成分 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施肥技术

台湾农业情况 1991

摘要:台湾是我国一个重要产茶省,现有茶园40多万亩,年产各类茶叶2.5万吨。目前台湾从台北的三芝、石门,到屏东县满洲乡的港口都有茶树种植。但茶区主要分布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台东、花莲、宜兰等县。台湾茶园的土壤虽然较瘠薄,但是由于重视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所以大部分茶园的土壤理化性状仍能达到高产优质茶园的肥力的指标。为了探讨台湾改良土壤的经验,现将其土壤理化特点及科学施肥技术作一选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期台湾研制茶叶新产品概况

台湾农业情况 1991

摘要:台湾茶叶科研生产部门,为了顺势现代消费新需求,积极开展了茶叶新产品多元化的研制开发工作。近几年来,已陆续研制成一些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茶叶新产品,本文选介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十年代的印度茶业

世界农业 1990

摘要:印度自1780年从中国引种茶树至今已有200多年种茶历史,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茶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独立后30年(1951—1980)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与出口国。据统计,1980年印度茶园面积达38.2万公顷,总产量57万吨,出口量22.4万吨,内销量34.6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0%和出口量的25%。 80年代尽管世界茶叶生产与销售竞争日益加剧,茶叶价格长期处于低价水平,但印度茶叶产销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1988年总产量达到70万吨,出口量25.5万吨,稳居世界茶叶第一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茶绿茶加工中氨基酸变化及与品质关系

氨基酸杂志 1990

摘要:氨基酸不但是构成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而且对红茶、绿茶不同品质的风味形成关系甚大,故有“茶叶品质因子”之称。为了进一步探讨氨基酸对红茶、绿茶品质的影响,本文特依据氨基酸在红绿茶加工中的变化来论证它对茶叶品质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方式对绿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食品科学 1990

摘要:绿茶的特点是“三绿”,即外形翠绿,汤色绿亮,叶底绿匀,否则就失去了其品质价值。研究认为:引起绿茶色泽褐变主要因素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茶树育种工作概况

台湾农业情况 1990

摘要:台湾种茶始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福建和广东移民台湾时带入。目前台湾的茶树品种种类较齐全,种性较优良。本文仅以近期台湾茶树育种工作的主要成果及新品种育成情况作一概述。一、主要研究成果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情况:台湾自60年代起就开展了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工作,并在南投县北纬24°05′—24°07′,东经120°55′—121°05′的海拔高度500—1800米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分布区域。台湾茶叶改良场的研究人员还在南投县眉原山野生茶树分布区海拔1480处发现一棵株高14.8米,年轮为19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各茶类中主要芳香物质组成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0

摘要:祁门红茶、龙井茶、茉莉花茶、白兰花茶和乌龙茶,不仅是中国的名优茶,而且也是主要出口茶类。这些名茶芳香馥郁,品质独特,与其含有大量芳香物质密切相关。本文综合有关研究成果,简要概述了这五类名优茶中主要芳香物质构成、特点及变化。

关键词: 中国茶叶 芳香物质 成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茶区水土流失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摘要:作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茶区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土壤质地、茶树种植方式和日降雨量等是影响茶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上述影响因子,提出了重视茶园水土保持工作,保护茶区生态环境,加强治理措施,实行立体复合间作等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茶园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