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土壤水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早季和晚季,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土壤水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形态的影响及其与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和产量的关系。试验设3种土壤水分条件:W100、W85、W70,分别为水稻全生育期保持土壤饱和含水量的95%~100%、80%~85%、65%~70%。结果表明:W70处理土壤水分严重抑制了免耕水稻拔节期根系的生长,根干质量显著下降;土壤水分对抽穗期根系直径影响较大,对总根长、体积和根干质量影响不大;W70处理成熟期根系出现早衰,根长、根直径、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干质量均显著下降。土壤水分主要影响直径0.0~1.5mm根的生长,特别是直径0.0~1.0mm的根。不同时期各处理间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在拔节期和成熟期W70处理根冠比均低于W100和W85,在抽穗期W70处理根冠比高于W85处理。免耕水稻根干质量与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重度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拔节期根系生长,引发成熟期根系早衰,进而使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减少,产量下降。轻度水分胁迫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影响较小。土壤水分对根系调控最核心的区域是根直径0.5~1.0mm区间。

关键词: 水稻 免耕 土壤水分 根系 湿润灌溉 节水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药物对黄鳝体内隐藏新棘虫的驱虫效果研究

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5种不同驱虫药物对黄鳝体内寄生的隐藏新棘虫的驱虫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将自然感染隐藏新棘虫的黄鳝,随机分为5种不同药物治疗的试验组和不给药物的对照组,根据试验前和试验后7d黄鳝体内寄生的隐藏新棘虫数量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显示,阿苯达唑驱虫效果最好,该试验组中隐藏新棘虫感染率下降比值和平均丰度下降比值最大,且与其他试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黄鳝 隐藏新棘虫 感染率 平均丰度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制茶厂不同工序茶尘物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茶尘是影响茶叶品质和损害制茶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茶厂精制车间茶尘的浓度、组成和粒度的研究,为茶厂粉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试验采用在线检测、收集的方法,以红茶精制的5道工序各自所产生的粉尘为材料,设置近旁和1.2 m处2个距离水平,于茶尘粒径≤2.5μm、2.5μm<φ≤10μm分别在4、8 h时间条件下,进行浓度、组成及粒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浓度方面,当φ≤2.5μm时,最大值出现在分筛机,分别为65.321 mg/m3(近旁、8 h)、47.354 mg/m3(1.2 m、4 h)和44.987 mg/m3(1.2 m、8 h),而当2.5μm<φ≤10μm时,撩筛机产生的茶尘浓度最高,分别高达29.667 mg/m3(4 h)、26.919 mg/m3(8 h);比较设备近旁和1.2 m处,分筛机近旁>1.2 m处,抖筛机和风选机与之相反,紧门机无变化。在组成与粒径方面,撩筛机和风选机可入肺茶尘数量是1.2 m处>近旁,设备1.2 m处可入肺茶尘数量占比最高达82.1%,出现在风选机;茶尘总粒度(包括φ≤2.5μm和2.5μm<φ≤10μm)为近旁<1.2 m处,分别为59.7%、67.8%;紧门机2处不同类茶尘所占的比重均相同。上述结果说明,不同工序茶尘的物理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各工序茶尘物理特性差异与设备的机械性能、工艺参数及其空间布置直接相关。

关键词: 茶尘 精制茶厂 物理特性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与野生大麦籽粒性状比较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麦群体遗传多样性,指导大麦育种亲本组配,对137份栽培与野生大麦籽粒性状差异进行比较,结合皮裸、棱型特征,估算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大麦粒长(8.16 cm)显著短于野生大麦粒长(13.19 cm),但其粒宽与粒厚(3.33 cm与2.62 cm)相对于野生大麦(2.92 cm与1.69 cm)显著增加,粒重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大麦籽粒性状变异可能与品种选育中增加穗粒数及改良品质目标有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0.5,平均值为0.34,在0.334水平上将参试材料聚为4类。第Ⅰ类为六棱皮大麦(35份),主要为饲用,来源地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第Ⅱ类为六棱裸大麦(47份),主要为食用,来自青藏高原一带;第Ⅲ类是二棱皮大麦(51份),包括啤用大麦(来自我国)与野生大麦(来自以色列);第Ⅳ类是二棱裸大麦(4份),其中1份来自湖北,其他3份来源地不明确。聚类结果与棱型、皮裸特征分类一致,与来源地无明显相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与大麦用途相关。大麦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育种实践中利用野生大麦资源时,建议将其与遗传距离相对较近的栽培二棱皮大麦进行组配,有利于优良基因位点纯合,提高育种效率。

关键词: 栽培大麦 野生大麦 籽粒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微波处理保持山核桃贮藏品质(英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微波热处理对山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将新鲜山核桃(500 g)在微波(2 455 MHz,650 W)下分别进行1,2.5,3和5 min热处理,然后置于温度:(2±0.5)℃,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贮藏120 d。贮藏期间对山核桃营养成分,品质变化,感官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5 min的微波处理能够显著(P<0.05)延缓蛋白质、脂肪的降低,对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此外,2.5 min微波处理能够减慢贮藏期间山核桃水分和可溶性糖的流失速度,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同时2.5 min微波处理对脂肪酸败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贮藏120 d,山核桃保持了较好的品质。与2.5 min相比较,较短时间(1 min)和较长时间(3和5 min)微波处理没有提高山核桃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1 min的微波处理对贮藏期间山核桃脂肪、蛋白、脂肪酸、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生育酚等营养几乎贮藏无影响(P>0.05),3和5 min处理显著(P<0.05)加剧了各项营养指标的衰败速度,因此2.5 min为适宜的微波处理条件。该研究为微波保鲜山核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微波 贮藏 品质控制 营养品质 感官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南亚62个籼型水稻亲本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东南亚水稻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以东南亚62份籼型水稻亲本为材料,选择29对水稻功能基因标记以及平均分布于12条染色体、多态性较高和条带清晰的72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2对多态性引物在62份水稻材料中检测到20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Na)变异范围为2~12,平均为6.28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变异范围为1.067~5.399,平均为2.867;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61~0.789,平均为0.51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1.176,变幅为0.143~1.908;观察杂合度(Ho)为0.977,范围为0.936~1.000;期望杂合度(He)为0.439,范围为0.179~0.937;固定指数(Fis)的范围为0.882~1.000;基因流(Nm)的范围为0~0.0157。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05处,东南亚水稻亲本被分为6大类,同一国家大多数品种聚为一类。相对于普通分子标记,功能基因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不高,其遗传多样性参数也低于普通分子标记,东南亚各国水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研究结果为水稻育种亲本选配、新种质资源的创制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功能基因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分类大麦籽粒大小及粒重的差异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良大麦籽粒性状,依据棱型、皮裸及选育水平对125份大麦材料按3种不同分类方式进行分组,比较了组别间的粒重、粒长、粒宽及粒厚的差异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麦粒重与棱型相关,与皮、裸无相关性,二棱大麦粒重(46.89mg)显著高于六棱大麦(35.71mg)。就籽粒长而言,皮大麦长于裸大麦,二棱大麦长于六棱大麦,以野生大麦最长,为13.19mm;人工驯化和品种选育使大麦粒长有所变短。二棱大麦的粒宽(3.55mm)显著大于六棱大麦(3.26mm);粒宽在皮、裸大麦间无显著差异。粒厚变异与粒宽类似,野生大麦的粒厚最小(1.69mm)。相关分析表明,大麦粒重主要由粒宽、粒厚决定,且后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大麦 不同分类 籽粒大小 粒重 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客观分析农业旱灾对安徽农作物造成的风险损失,根据安徽省1991—2012年的农业灾情数据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资料,对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进行了评估区划。结果显示:旱灾是安徽省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22年间安徽省旱灾占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2.1%和40.1%;安徽省各市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安徽省农业旱灾呈现出风险发生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旱灾受灾面积一般不超过60%,该指数下风险概率为357.1年一遇;从旱灾风险时空分布看,淮北和江淮地区旱灾风险较高。

关键词: 旱灾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多年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连续7年紫云英-双季稻轮作后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并探讨了稻田土壤主要杂草种子群落与土壤主要肥力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年紫云英还田可显著减少稻田杂草种子库子密度(P<0.05),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及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等主要种类种子密度显著性降低(P<0.05);0~20cm土层中,各处理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均为翻压紫云英、纯化肥、不施肥处理,紫云英还田显著提高了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P<0.05);多年紫云英还田及化肥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产生显著影响(P<0.05),土壤pH的降低(P<0.05),土壤全氮的提高(P<0.01)显著提高了杂草种子库多样性,土壤碱解氮的提高对种子库多样性的提高也有一定影响(P<0.1)。

关键词: 紫云英还田 定位试验 稻田 杂草种子库 生物多样性

三唑类杀菌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评价

农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三唑类杀菌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蜜蜂的急性经口和急性接触毒性,并利用计算危害商值的方法对其做出风险性评价。[结果]三唑酮、三环唑和丙环唑对蜜蜂急性毒性为低毒,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氟环唑对蜜蜂急性毒性为高毒,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结论]生产应用中选择对蜜蜂风险性低的品种,并尽量避开蜜源区及流蜜期使用。

关键词: 三唑类杀菌剂 意大利工蜂 急性毒性 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