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小麦生产变化和特点及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分析了安徽小麦的发展变化历程和特点,认为安徽小麦具有生产地位上升、种植面积南扩、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安徽小麦成为新的增长极等特点。指出安徽小麦存在品种抗病性不强、自然灾害偏重发生、耕作管理较粗放、农田灌溉设施不配套、普惠制补贴政策效应难以持续等问题。提出稳定发展安徽小麦生产,要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强化栽培技术集成创新,加大小麦品种选育力度与优化布局、培育新型主体,加大小麦生产支持力度。
关键词: 安徽 小麦生产 种植面积 品种抗病性 品种选育 水利设施建设 技术创新 持续发展


中薯20号和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安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1
摘要:该文根据国家"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的要求精神,联系安徽建国60a来在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推广,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2009年粮食单产和总产分别比1949年提高4.92倍和4.82倍。同时指出,当前农业科技还不能满足粮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4个方面的措施,即:(1)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2)加强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和持续高效攻关研究;(3)加强无公害粮食产品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研发;(4)针对安徽现状,提出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


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探讨
《现代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探讨了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措施,如认真摸底,优化人员结构;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办法;完善相关职能机构,提高管理效率,以为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