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韩国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的利用情况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密阳 2 3及协A×密 46(协优 10号 )对安徽省乃至我国的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引进的 13 8份新品系中 ,多产稻、密阳 13 2等表现较为突出。此外 ,密阳引 7等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多雌蕊等材料可为选育广亲和三系不育系提供基础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品种资源抗病虫性鉴定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本研究系国家"七·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按全国统一鉴定技术方案,已完成我省参加全国统一编目的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803份,抗白叶枯病鉴定805份,抗褐飞虱鉴定816份,抗白背飞虱鉴定779份,分别比"七·五"合同书原计划738份,超额完成65份、67份、78份和41份.通过鉴定筛选,发掘了一批单抗、双抗、多抗和抗源品种.为国家种质库提供了精确的抗病鉴定的性状数据,为育种部门提供了一批抗源,为生产部门提供了一批综合性状较好的广谱抗性品种. 研究结果还表明,抗性品种对稻飞虱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成虫寿命感虫品种是抗虫品种的1.2倍;存活率是其1-3.7倍;繁殖率是其24.5倍;排泄蜜露量是其3.9-4.5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构化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在杨柳乡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运用模型便于将研究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典型环境下系统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以减少风险,节省研究费用.系统模型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设计的必要手段.本文在阐明结构化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基本原理基础上,较详尽地说明了该模型在杨柳乡"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进而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 结构化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规划 基本原理 应用 杨柳乡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