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性状与致病性分析
《棉花科学 》 2015
摘要:2009~2010年从安徽省三大棉区采集病秸秆并分离得到30株棉花黄萎病菌株,通过对其培养性状的测定发现,多数菌株为菌核型,占80.0%,少数为中间型,占16.7%,而菌丝型仅占3.3%。对感病棉花品种苗期致病程度测定结果表明,安徽省黄萎病菌株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其中致病性强的菌株有7株,占参试菌株的23.3%,中等致病性的菌株有14株,占46.7%,致病性弱的菌株有9株,占30%。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菌株间的致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间致病程度也有一定差异。


安徽省地方石榴种质资源调查及果实经济性状差异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调查安徽省现有地方石榴种质资源,2012~2015年在全省境内进行了石榴种质资源调查、搜集和果实经济性状差异性评价工作。结果表明:安徽省有些文献记载的部分地方石榴品种资源已经很难找到,有些正在消失。调查收集到的27个地方石榴品种中,白玉石籽、红玉石籽、玛瑙籽、红玛瑙、青皮甜和淮北软籽等品种鲜食综合性状优良,可在产区内推广发展;青皮酸因口感酸甜,风味浓,可适当发展;红皮酸等含酸量较高品种,可结合加工或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观赏和鲜食兼用的皖黑1号品种,可作为盆景资源适度推广发展。


安徽部分地方禽种FMO3基因频率分布研究
《中国家禽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主要研究鱼腥味基因(FMO3)T329S突变位点在安徽省4个地方鸡种和2个地方鸭种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采用PCR-RFLP方法对黄山黑鸡、淮南麻黄鸡、皖南三黄鸡、五华鸡和巢湖鸭、枞阳媒鸭等地方群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个安徽地方鸡种均存在鱼腥味综合征易感基因型(SS)个体,其中皖南三黄鸡SS基因型频率最高,为6.6%,淮南麻黄鸡次之,为4.4%,黄山黑鸡和五华鸡最低,为1.6%,该基因型频率不高,可以通过分子辅助选择技术予以剔除。对2个安徽地方鸭种的研究表明鸭FMO3基因序列与鸡非常相似,SS基因型频率较低,巢湖鸭和枞阳媒鸭分别为4.3%和7.1%,其余为TS型,未检测到TT型。该突变位点对鸭蛋风味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安徽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农业灾害研究 》 2014
摘要: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气候温润,农业生产发达,养猪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产业。该地区每年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连续较长时间的暴雨,造成高温高湿,不仅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也给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当地的养殖户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文中对安徽江淮地区的地理环境、养殖业现状及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人员今后预防和应对水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 江淮地区 梅雨季节 高温 水灾 养猪业 防灾 减灾


安徽阜南县洪河桥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 2014
摘要:秸秆沼气集中供气不仅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环境和减少碳排放,而且还能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是推进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选择。本文详细介绍了安徽省阜南县洪河桥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的概况、工程特点及管理模式和效益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