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鲜切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11个不同马铃薯品种,在相同的油炸条件下进行鲜切油炸薯片实验,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检测其不同品种鲜切油炸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结合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对丙烯酰胺含量进行分析。方法:热烫60s,表面干燥,180℃油炸100s,脱油,样品预处理,待测。结果:在相同油炸实验的基础上,检测出丙烯酰胺含量较低的是D519、陇薯3号、中薯7号、LK99等;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是中薯8号、夏波蒂、中薯3号等,并且丙烯酰胺含量与品种的还原糖含量走向基本相似。


烟草种质抗青枯病鉴定及其抗性分类
《中国烟草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分别于2008年、2009年在安徽省皖南烟区烟草青枯病病圃,选择国内外文献中标注为抗青枯病的部分烟草种质及安徽省尚未鉴定抗性的地方种质共138份,田间采用高密度栽培方式、随机区组设计,鉴定其青枯病抗性。结果表明:(1)以感病对照长脖黄病情指数达到100时的抗性进行划分评价,部分烟草种质的抗性与文献标注的抗性表现有差异;本试验中没有免疫烟草种质;Coker298、K346、NC86、Coker86、K399、LMAFC34、歙圆四号为高抗品种;G28等13份种质为中抗品种;其它种质在中感以上。(2)依据大田病情指数变化对烟草种质抗性分为四类:感病型、慢病型、抗病型及免疫型,并对其进行数据规范;分类结果表明免疫型种质0份,抗病型种质3份为Coker298、NC86、歙圆四号,慢病型种质有DB101等16份;其它为感病种质。


行向对不同品种烤烟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行向对不同品种烤烟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云烟97和FYV13为材料,研究了行向对地温及烤烟农艺性状、光照强度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行向对烤烟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南北行向略好于东西行向。行向间和品种间,烤烟第11和15片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净光合速率南北行向大于东西行向,云烟87>云烟97>FYV13。打顶后,云烟87和云烟97的垄体土壤温度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略高,FYV13南北行向略大于东西行向。整体上,行间光照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大,但同行株间南北行向光照比东西行向大。[结论]在中纬度的皖南地区烤烟南北行向种植好于东西行向。


即食杏鲍菇片真空低温脱水工艺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得到产品品质高、含油率低的即食杏鲍菇脆片生产工艺,选取杏鲍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杏鲍菇真空低温脱水前预处理以及真空油炸温度、时间和脱油时间对菇片含油率及产品品质的影响,并得出即食杏鲍菇片的最优真空低温脱水工艺。结果表明:当1.5mm厚的杏鲍菇片经80℃烫漂90s后,在料液比为1:15(g/mL)的15%麦芽糊精溶液中超声辅助浸渍15min、60℃热风预干燥20min处理后80~90℃真空油炸10min,并旋转脱油10min,其产品具有相对较低的含油率及较好的感官品质。该工艺可制得的产品感官良好、含油率低,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即食杏鲍菇片 真空低温脱水 含油率 感官品质 工艺条件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品种皖麦54为试验材料,连续两个生长季进行了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渍水冬小麦不同小穗位、粒位的结实粒数和粒重影响的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方式显著影响穗部结实特性,主茎穗结实特性优于分蘖穗。全部基施的氮肥运筹方式较基肥50%+拔节肥50%和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的运筹方式显著增加了不孕小穗数,降低结实小穗数和结实粒数,2008—2010两年度全部基肥运筹方式较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氮肥运筹方式处理不孕小穗数分别增加25.5%和29.8%,结实小穗数均降低5.7%。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分蘖穗结实特性影响大于主茎穗,渍水逆境显著增加不孕小穗数,较对照处理,2008—2010两年度,不孕小穗数分别增加10.6%和4.6%;结实小穗数分别降低2.8%和1.4%。孕穗期渍水降低主茎穗结实4粒的小穗数比例和分蘖穗结实3、4粒小穗数的比例及第3、第4粒位籽粒粒重和第3、第4粒位粒重对单穗粒重的贡献率。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显著提高孕穗期受渍小麦主茎、分蘖穗结实小穗数和粒重,增加主茎和分蘖穗结实3、4粒小穗的比例和结实小穗第3、4粒位的粒重,提高第3、4粒位粒重对单穗粒重的贡献率,减少不孕小穗数,进而较氮肥前移处理显著提高经济产量。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有利于减轻孕穗期渍害对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其对机收影响的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研究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其对机收影响。[方法]本文以郑单958、先玉335、弘大8号和蠡玉16为材料,对其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随授粉后天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探讨了郑单958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对机械收获的影响。[结果]夏播时郑单958和蠡玉16在授粉后51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先玉335和弘大8号在授粉后58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夏播玉米获得高产的收获适期,郑单958和蠡玉16在授粉后51天以上,先玉335和弘大8号在授粉后58天以上;达到生理成熟时郑单958、先玉335、弘大8号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分别为33.74%、28.86%、32.05%和35.24%;郑单958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在生理成熟含水量时采用机械收获,其籽粒损失率符合机械作业质量指标规定的范围(籽粒损失率0.84%≤2%),籽粒破碎率未达机械作业质量指标规定的范围(籽粒破碎率10.12%1%),说明郑单958和蠡玉16品种在生理成熟时不适合使用全喂入式联合收获籽粒机进行收获。[结论]为了给improving the maize harvest index under delayed harvesting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