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吡唑醚菌酯对棉花炭疽病的防效及保健增产作用
《中国棉花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吡唑醚菌酯类杀菌剂对棉花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棉花的保健增产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凯润EC用量270,400和540 mL.hm-2对棉花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37.10%,53.33%和70.14%;60%百泰1500 g.hm-2的防效为56.52%;上述处理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25%凯润EC 540 mL.hm-2的防效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使用吡唑醚菌酯,可显著提高棉花铃重,对霜后花产量、衣分和株高并无显著影响,但用25%凯润EC和60%百泰WG处理后,棉花叶片的颜色更为浓绿。
关键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吡唑醚菌酯 棉花炭疽病 防效 增产


早熟鲜食枣新品种‘李府贡枣’
《果农之友 》 2011
摘要:2002年在合肥市肥东县店铺镇地方品种枣园(当地称李府枣,相传出自李鸿章府)筛选出早熟,丰产株系。通过2年的评价筛选,确定为优良株系。2005—2009年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开展了区域性试验,结


黑马铃薯秋播栽培技术
《农村新技术 》 2011
摘要:黑色马铃薯除了含有普通马铃薯的全价营养外,还含有大量花青素。花青素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黑色马铃薯可作速冻薯条、油炸薯片、膨化食品、脱水制品、炝拌土豆丝及多种熟食,并且可以鲜食,味甜清脆,市场销售十分火热。


拟氨基多糖抑菌剂K1、K2对烟草黑胫病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的抑制效果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拟氨基多糖类抑菌剂K1、K2对烟草黑胫病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K1、K2对烟草黑胫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K1、K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20 mL/L的K1、K2对烟草黑胫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0.58%、84.68%,EC50分别为26.15、4.87 mL/L。


玉米多孔淀粉生成条件及其成孔过程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糖化酶酶解条件对原淀粉水解规律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淀粉成孔过程中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条件对多孔淀粉的生成有较显著影响,可通过改变酶添加量、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控制淀粉水解率大小;在多孔淀粉生成过程中,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淀粉颗粒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淀粉结晶度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都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多孔淀粉衍射曲线仍维持A型图谱特征,说明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有序化程度变化有限。


叶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菜类蔬菜是易腐难贮的农产品。概述了影响叶菜类蔬菜采后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叶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保鲜技术,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江淮地区马铃薯—稻(瓜类、玉米)—菜周年三熟制高效栽培模式
《中国蔬菜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江淮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特别适宜作物生长,素有我国"中部粮仓"之称。该地区传统种植模式为小麦—稻、油菜—稻、小麦—玉米。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紧张,以及油菜和小麦比较效益较低,江淮地区的土地利用率逐步降低,如六安、安庆等地


徽两优6号特征特性·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徽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和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并概述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基于已有徽两优6号的选育、试种、示范和推广试验结果进行概述。[结果]徽两优6号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被农业部任命为超级稻。该品种具有形态优良,抗倒性强;实粒数多,灌浆速度快;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产量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米质优,食味好。2009年在凤台县的抽查调查表明,有效穗数平均为262.80万穗/hm2;穗粒数平均为197.1粒;每穗实粒数平均为168.5粒;结实率平均为85.5%;千粒重平均为28.0 g;理论产量平均为12.40 t/hm2。要获得高产,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肥床旱育秧技术和大田栽插管理。[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徽两优6号在凤台及在条件相似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徽两优6号 超级稻 两系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稻1892S系列组合纯度海南田间种植鉴定方法探讨
《中国稻米 》 2011
摘要:系统介绍了两系杂交稻1892S系列种子在海南种植进行纯度鉴定的步骤和方法,以及2010年的鉴定结果。2010年有鉴定样共计209个,其中147个皖稻153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95个,占皖稻153样本总数的64.6%,纯度98%以上的41个样,占27.9%4;2个徽两优6号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21个,占50%,纯度98%以上的14个,占33.3%;20个徽两优3号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15个,占75%,纯度98%以上的9个,占45%。根据温敏核不育系在海南表现和农艺性状表现特点,提出了提高其鉴定准确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