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观赏荷花新品种'玉堂春'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堂春’是从‘大紫玉’和‘艳阳天’杂交后代中选育的观赏荷花新品种。花色鲜艳、花朵硕大、耐深水、抗病性强。立叶高80~115 cm,叶径32~43 cm。花蕾圆桃形,花色深红。花径为21~25 cm,花瓣90~115枚,最大瓣长12 cm,宽为4.2 cm。


晚熟枇杷新品种'徽红2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红2号’是从安徽歙县枇杷传统品种‘大红袍’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晚熟红肉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66.50g,最大单果质量可达118.25g;果顶平,果面果粉多,绒毛重,果皮易剥、较厚;果肉橙红色,质软、多汁,风味甜美,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2.26%,可食率75.21%;耐寒、抗日灼、裂果轻,成熟期比‘大红袍’晚7~10 d。


Hippo信号通路在大白猪不同直径卵泡中的表达特征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Hippo信号通路在猪卵泡发育中发挥的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对Hippo通路核心因子(LATS1∕2、MOB1、MST1∕2、SAV1和YAP)mRNA在大白猪各发育阶段卵泡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ippo信号通路的7个核心因子在不同直径猪卵泡中的表达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其中LATS2随着卵泡的不断生长表达量逐渐增加,而MOB1、MST1、MST2以及YAP则随着卵泡的不断生长表达量逐渐下降.初步表明Hippo信号通路核心因子LATS2在猪卵泡发育中发挥正调控作用,而MOB1、MST1、MST2以及YAP则发挥着负调控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猪卵泡发育机制的解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安徽单季稻区紫云英翻压的氮肥替代效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紫云英富含氮素营养,是重要的有机氮源.基于两地、两年田间试验,研究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分析稻田翻压紫云英对化肥氮的替代效应.[方法]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两年在安徽省贵池区和霍山县进行,均设置7个处理,分别是冬闲+不施氮肥(–N)和冬闲+常规施氮(100%N)两个对照,以及冬种紫云英条件下,施常规氮肥量的0%?(Mv)、40%(Mv+40%N)、60%?(Mv+60%N)、80%?(Mv+80%N)和100%?(Mv+100%N)?5个处理.2018和2019年水稻收获后,调查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计算氮肥利用率.[结果]Mv+60%N处理两地、两年水稻产量平均为8349 kg/hm2,与Mv+80%N、Mv+100%N和100%N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Mv+40%N和Mv处理(P0.05).与100%N处理相比,Mv+60%N、Mv+80%N处理两年、两地水稻氮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Mv+40%N显著降低,Mv+100%N增加.与100%N处理相比,Mv+40%N、Mv+60%N、Mv+80%N和Mv+100%N处理的水稻季氮肥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了46.3%、31.6%、16.1%和4.4%,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61.6%、43.6%、23.2%和0.1%.试验开展两年后,与100%N处理相比,在种植紫云英基础上减施不同比例氮肥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3%~13.8%,颗粒态有机碳增加14.9%~32.0%.[结论]综合产量、氮肥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紫云英翻压还田下,减少常规氮量的40%?(Mv+60%N)不仅可保证水稻氮素营养,维持高产,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1.6%和43.6%,还可以提高土壤碳和氮含量,是安徽稻田较好的施肥模式.
关键词: 紫云英还田 水稻 氮肥有机替代率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土壤培肥


淹水对辣椒连作土壤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淹水对连作辣椒土壤环境的影响,为减轻辣椒连作障碍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安徽和县的大棚内连作辣椒进行连续3年的淹水和不淹水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不淹水为对照,采用流动分析仪、qPCR荧光定量技术和Miseq测序技术探究淹水对辣椒连作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以辣椒为试材,采用体外培养皿法验证淹水和不淹水土壤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土壤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EC值、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土壤淹水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菌菌群丰度(P<0.05),但降低了真菌菌群丰度.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淹水处理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Myxococ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淹水处理降低了潜在病原菌镰孢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并与土壤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增加了潜在固氮菌属中的固氮弧菌属(Azoarcus)、芽单胞菌属(Gemma timonas)、Sideroxydans、Candida tus_Solibacter、藓杆菌属(Bryobacter)及潜在有益菌属 Aspergillus和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的相对丰度,并与土壤硝态氮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培养皿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土壤中的辣椒种子发芽率、幼苗鲜重和根长显著高于不淹水处理土壤.[结论]辣椒连作土壤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EC值,降低了潜在病原菌和增加了潜在有益菌丰度,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土壤淹水有利于辣椒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有利于缓解辣椒连作障碍.
关键词: 辣椒连作土壤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幼苗生长


楠木新品种'皖抗1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楠木‘皖抗1号’是从北缘桢楠种子播种形成的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皮淡青褐色;叶革质、常绿,窄椭圆形,长7~15 cm,宽2~4 cm,密被黄褐色绒毛。抗寒性强,适于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桢楠适宜种植区,作庭荫树或行道树,可在公园绿地、草坪中孤植或建筑物前配置使用。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太和香椿的挥发性成分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3种太和香椿挥发性成分差异,并建立一种香椿品种的快速鉴别方法,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对3种香椿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离子漂移时间,对检测出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化合物名称.利用LAV软件中的Gallery Plot插件,构建香椿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比较不同香椿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定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香椿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47种,相对含量最高的为醇类化合物,以2-己烯醇最高,表现为草木香和果香.由主成分分析图可以直观看出,3种不同香椿样品得到明显区分,不同样品间具有明显的归属区域.该研究可以为香椿的快速鉴定和分类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香椿 气相离子迁移谱 快速鉴定 挥发性成分 指纹图谱


93份槭树种质资源的SSR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槭树为世界名著观赏树种品种丰富,种类繁多.为研究槭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并建立品种DNA指纹图谱,利用自主开发的15对SSR引物对93份槭树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15对SSR引物在93份材料中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207 1~9.919,平均为6.154;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449~0.891之间,平均为0.789;观察杂合度(Ho)介于0.013~0.892,平均为0.543;期望杂合度(He)变化范围在0.547~0.899之间,平均为0.812;种群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113;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在0.550~0.904之间,平均为0.817,表明槭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聚类结果表明,供试槭树品种分为3个类群,与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高度一致,并且基于聚类分析和形态鉴定结果,推测'美峰'为秀丽槭园艺品种.此外,利用15对SSR引物构建了 93个槭树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本研究构建的槭树品种资源DNA指纹图谱及遗传分析结果为槭属优良种质资源的鉴别与利用、重要基因的挖掘及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