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多功能秸秆木质素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条件优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及提高作物产量,本研究从秸秆中筛选木质素降解菌株,并探究其多种功能,发掘微生物资源的目标。通过菌株苯胺蓝筛选培养、木质素酶活力、IAA能力测定及平板对峙试验等探究菌株促腐、促生及抗病潜能;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种属进行鉴定;采用秸秆摇瓶及水稻促生试验测定菌株的实际促腐促生功效;设置单因素试验探究菌株发酵的最适条件。分离筛选的功能菌M15H2鉴定为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结果显示,该菌株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可达129.49 U·mL-1,锰过氧化物酶可达23.91U·mL-1,漆酶酶活可达8.91 U·mL-1。与对照相比,施用M15H2菌液55 d后秸秆腐解率较对照处理提高32.59%;M15H2产IAA量为3.90 mg·L-1,水稻植株发芽率、芽长、根长较对照处理分别增长5.67%、31%和40%;菌液M15H2具有一定的抗水稻条斑病效果,抑菌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为1.20。菌株M15H2发酵的最佳p H为5.0,温度为28~32℃,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酵母粉,装液量是50 mL/250 mL。所筛选的菌株M15H2是兼具促生、抗病作用的多功能秸秆促腐菌,能够加速秸秆降解,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植生拉乌尔菌 秸秆木质素降解 作物促生 作物抗病 条件优化


瓜菜自动嫁接机的设计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针对瓜菜嫁接育苗人工嫁接效率低、专业嫁接工人需求量大、嫁接质量不稳定等作业耗时耗力的问题,设计自动瓜菜嫁接机,实现砧木、接穗苗切割、贴接、包扎、下料等嫁接工艺流程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嫁接工人的劳动强度.该嫁接机器使用卧式滚筒多工位贴接方式进行瓜菜嫁接,采用四工位四模组的结构基础,将嫁接流程简单化、分布化、并行化,实现机械精准、稳定、高效自动化嫁接.瓜菜嫁接机的定位精度为±0.2 mm,实现了种苗的高精度嫁接.瓜果嫁接机的嫁接速率为1 401.0 株/h,嫁接成功率为 98.8%,嫁接壮苗率为98.0%,达到了快速、优质的嫁接育苗目标.


茶籽油基低脂沙拉酱的工艺配方研究
《农产品加工 》 2024
摘要:利用茶籽油部分替代传统沙拉酱中的大豆油,并添加变性淀粉制备茶籽油基低脂沙拉酱,研究产品配方和加工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茶籽油基低脂沙拉酱的最优工艺配方为沙拉酱用油量30%,茶籽油与大豆油比例为4:6,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2.5%,黄原胶添加量0.35%,蛋黄液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5%,食盐添加量1%,白醋添加量4%,柠檬酸添加量0.15%,山梨酸钾添加量0.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添加量0.01%,β-胡萝卜素添加量0.02%,最优工艺配方下制作的沙拉酱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与市售沙拉酱硬度、黏聚性及黏度都很接近.


3个栝楼主栽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摘要:以栝楼的3个主栽品种皖蒌9号、皖蒌17号和皖蒌20号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各品种组培苗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及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皖蒌9号和皖蒌17号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和最佳生根培养基一致,分别为MS+0.2 mg/L 6-BA+0.15 mg/L IAA和MS+0.5 mg/L IBA+0.05 mg/L NAA;皖蒌20号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2 mg/L 6-BA+0.05 mg/L IAA和MS+0.2 mg/L IBA+0.30 mg/L NAA。皖蒌9号、皖蒌17号和皖蒌20号生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分别达95.34%、90.56%和93.67%。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上部烟叶可用性知识图谱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上部叶质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烟草行业亟待解决的热点难题。以中国知网(CNKI)中研究上部烟叶品质的文献为基础,通过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构建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共现知识图谱,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前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研究一直是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020—2023年稳定在70篇左右。上部叶可用性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提升烟叶感官品质和外观质量、成熟采收、调制烘烤等方面。合理打顶留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是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关键技术措施,今后可更加关注有机肥施用、烟田质量提升等对上部叶可用性提升的研究机制。


阜阳市设施草莓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摘要:草莓经济价值较高,种植规模连年增加,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但生产中尚存在病虫害发生危害较严重、绿色防控技术不够科学完善、高效防控技术还未得到有效推广等突出问题,影响了草莓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阜阳市颍泉区设施草莓病虫害发生危害实际,根据草莓绿色防控原则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集成了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设施草莓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助力草莓种植提质增效。
关键词: 设施草莓 病虫害 防控原则 绿色防控技术 安徽阜阳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当代会计 》 2024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的业务不断拓展,其国有资产的数量和品类也日益增多,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分析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利用大豆生育期基因E1和E2构建适宜不同生态区的ms1基础轮回群体
《中国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在不同生态区种植会导致开花过早或过晚.因此,大豆雄性核不育ms1(male sterility 1)基础群体在不同生态区应用于轮回选择的过程中,存在当地供体亲本和受体不育株花期不遇、导入率低的问题.构建适宜三大生态区应用的 ms1基础轮回群体,提高供体亲本与受体不育株花期相遇的概率,揭示两轮互交后各群体生育期基因E1和E2基因型及其表型变化特点,为大豆开花期和生育期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 528份来自不同生态区的供体亲本和ms1基础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前人报道的生育期基因E1和E2的KASP分子标记对供体亲本进行基因型鉴定,按照E1和E2基因型对供体亲本进行分类,分别与ms1基础群体籽粒混合,并根据不同生态区适宜的基因型将各群体种植于不同地区,进行两年两轮异交导入.其中,东北生态区群体种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河北承德 2 个地区,黄淮海生态区群体种植于河北石家庄和河南许昌 2 个试验区,南方生态区群体种植于广东广州试验区.每年收获不同ms1群体不育株籽粒,冬季在海南三亚进行南繁.调查供体亲本与ms1基础群体开花期和成熟期,分析不同地区ms1群体E1和E2基因型比例的变化.[结果]根据生育期基因E1和E2基因型将供体亲本划分为 4 类E1E1/E2E2、E1E1/e2e2、e1e1/E2E2和e1e1/e2e2,各基因型比例分别为 12.1%、65.0%、19.3%和 3.6%.ms1基础群体中,晚花基因型E1E1/E2E2占有最高比例,为 48.6%;群体材料开花期较晚,主要集中于 45-51 d.经过连续两轮导入后,不同生态区 ms1群体基因型发生变化.东北生态区呼伦贝尔的目标导入基因型 e1e1/e2e2比例由 33.0%提高到51.6%,承德e1e1/e2e2基因型比例由 1.6%提高至 3.4%;黄淮海生态区石家庄目标导入基因型e1e1/E2E2比例由 18%提高至 23.1%,许昌E1E1/e2e2基因型比例由 12.5%提高到 25.0%;南方生态区广州的E1E1/E2E2基因型比例维持在 80%以上.目标导入基因型的杂合基因型在群体中比例也在不断提高.通过两轮异交导入,不同生态区 ms1群体间开花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随着开花期基因型的变化,不同群体的表型也随之改变.[结论]将供体亲本依据各开花期基因型分类分别导入ms1群体,可提高各生态区适宜基因型的比例,构建适用于不同生态区的ms1基础轮回群体,提高当地供体亲本和受体 ms1不育株花期相遇的概率,实现大豆的开放授粉和基因聚集、积累,丰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轮回选择育种效率.
关键词: 大豆 ms1基础轮回群体 开花期 生育期 E1 E2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