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总结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导未来小麦生产和品种使用,通过对1950—2008年近60年来安徽省小麦主要推广品种种植面积、时间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归纳出安徽小麦品种更替及其演变规律,将主推品种划分为6个阶段,约10年一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主要推广品种特征特性、主要优缺点和轮替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各个阶段生产的基本要求、品种的综合表现和育种的进展。并对小麦品种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品种冬春性变化、生产布局的调整、主导品种与搭配品种的更替频率以及日益提高的对抗病抗逆性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南方蛋鸡饲养体系特点和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华东为主体的南方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鸡蛋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鸡蛋消费市场之一。随着规模化蛋鸡业设施工艺、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氮配施对生姜生长及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钾、氮用量及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生姜生长发育,增加根茎产量,改善营养品质,提高钾肥利用率。施钾量在450 kg/hm~2以下,生姜根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氮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茎粗及茎叶干重和单株姜根茎重均是中等钾肥用量K_(450)处理最高,所有处理中N_(450)K_(450)获得了最高产量。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适宜的钾、氮配施能有效提高生姜根茎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营养品质。与不施钾的对照相比,施钾处理生姜根茎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以中等钾肥用量K_(450)下最高;增加氮肥施用量对根茎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钾提高了生姜根茎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但不同钾、氮配施处理提高幅度不同。K_0和低钾条件下,增施氮肥会明显提高生姜根茎硝酸盐含量,施钾则能降低其含量;不同钾、氮用量降低程度不同,适宜钾、氮配施处理N_(375)K_(375)和N_(450)K_(450)硝酸盐含量最低。施用钾肥的处理,生姜茎叶、根茎和全株含K量明显提高,K素养分吸收量显著增多;同一钾肥用量下,增加氮肥用量,茎叶、根茎和全株含K量也明显提高,各部位K素积累量相应增加。钾素农学效率,低氮水平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高氮N_(450)条件下,K_(450)处理达最大值。钾肥利用率,两种氮肥水平下均是K_(450)处理最高,高氮高钾的N_(450)K_(525)处理钾肥利用率也较高。
名优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名优绿茶机械化加工中机械原理与制茶原理相协调为宗旨,从加工环境与设施、鲜叶贮青、机械杀青、做形、干燥和贮藏及生产线运行等方面,阐述了名优绿茶机制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10个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农艺性状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球淡水资源日渐缺乏,水稻耐旱种质资源创新对粮食生产安全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10个导入空心莲子草DNA的水稻导入系及2个对照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中后期干旱胁迫下导入系及对照品种间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穗长、有效穗数、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水、旱间没有显著差异;而株高、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水、旱差异显著.可以作为水稻耐旱的参考指标.②从农艺性状判断,6号、8号和10号导入系具有耐旱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蛋白和添加剂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研究
《饲料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进口鱼粉和膨化豆粕为主要蛋白源,配制4种不同蛋白水平的全价配合饲料,在试验组分别加入大蒜粉、酸化剂、杆菌制剂及胆碱等饲料添加剂,并进行水平处理。在池塘饲养野生健康黄鳝苗(个体质量37.83~39.75g,P>0.05)110d。探讨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和处理因子对其生长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及互作因子对黄鳝的增质量、体长、腹肌嫩度和净膛率有极显著影响;对背肌嫩度具有显著影响。对屠宰率、肥满度、肝胆指数、肌肉蒸煮损失、肌肉化学指标、饵料系数和养殖效益等分析比较,含粗蛋白质42%组最佳,其次是40%蛋白质水平组。对改善肌肉品质、控制肝胆指数和蒸煮损失,胆碱添加量1.25%组明显优于其他胆碱水平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改进措施
《财会通讯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的内部审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制定了"内部审定标准"及细则,但科研单位开展内部审计起步较迟,需要采取措施和对策迎头赶上,为发展科学事业提供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