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录久 1 ; 金继运 1 ; 陈防 2 ; 刘荣乐 1 ; 丁楠 3 ; 郭熙盛 4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3.安徽省临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钾、氮配施;生姜;产量;品质;K素吸收利用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09 年 15 卷 03 期

页码: 643-6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氮配施对生姜生长及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钾、氮用量及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生姜生长发育,增加根茎产量,改善营养品质,提高钾肥利用率。施钾量在450 kg/hm~2以下,生姜根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氮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茎粗及茎叶干重和单株姜根茎重均是中等钾肥用量K_(450)处理最高,所有处理中N_(450)K_(450)获得了最高产量。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适宜的钾、氮配施能有效提高生姜根茎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营养品质。与不施钾的对照相比,施钾处理生姜根茎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以中等钾肥用量K_(450)下最高;增加氮肥施用量对根茎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钾提高了生姜根茎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但不同钾、氮配施处理提高幅度不同。K_0和低钾条件下,增施氮肥会明显提高生姜根茎硝酸盐含量,施钾则能降低其含量;不同钾、氮用量降低程度不同,适宜钾、氮配施处理N_(375)K_(375)和N_(450)K_(450)硝酸盐含量最低。施用钾肥的处理,生姜茎叶、根茎和全株含K量明显提高,K素养分吸收量显著增多;同一钾肥用量下,增加氮肥用量,茎叶、根茎和全株含K量也明显提高,各部位K素积累量相应增加。钾素农学效率,低氮水平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高氮N_(450)条件下,K_(450)处理达最大值。钾肥利用率,两种氮肥水平下均是K_(450)处理最高,高氮高钾的N_(450)K_(525)处理钾肥利用率也较高。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水平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李录久,刘荣乐,陈防,金继运,王家嘉,姚殿立,李东平. 2010

[2]硫酸钾与氯化钾混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朱宏斌,武际,王文军,叶舒娅,郭熙盛. 2003

[3]氮、硫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5

[4]生姜的营养特性和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李录久,郭熙盛,高杰军,丁楠,张祥明,张琳. 2004

[5]氮钾配施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姚礼发,李清海,李录久,郭熙盛,高杰军,过呜祥,丁楠,张琳. 2007

[6]不同钾肥用量对生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李录久,王家嘉,姚殿立,吴萍萍,柳希玉. 2014

[7]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田红梅,严从生,贾利,王艳,张其安,方凌. 2016

[8]氮硫配施对生姜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5

[9]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 李录久,郭熙盛,高杰军,张琳,丁楠,过呜祥. 2004

[10]新型复合生物菌肥“肥力高”在生姜上的应用效果. 姚礼发,李录久,高杰军,丁楠,姚殿立,马世兴. 2006

[11]氮钾配施对生姜生长和砂姜黑土养分状况的影响. Li Lujiu,李录久,Wang Jiajia,王家嘉,Gao Jiejun. 2012

[12]不同钾肥用量对生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Li Lujiu,李录久,Wang Jiajia,王家嘉,Yao Dianli. 2012

[13]生姜氮磷钾肥配施的增产效应研究. 李录久,高杰军,陈勇,丁楠,郭熙盛,过呜祥,张祥明,张琳. 2004

[14]蚯蚓粪+AMF对连作生姜的影响. 尹恩,王明跃,武际,宋朝伟,李琳,张娜娜. 2017

[15]生姜的功效及利用研究进展. 李录久,刘荣乐,陈防,王家嘉,李东平,王亚林. 2009

[16]栝楼间作生姜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廖华俊,董玲,陈静娴,江芹,宁志愿,孙涌潮,张永娣. 2007

[17]生姜施用钾肥增产效应研究. 李清海,李录久,丁楠,郭熙盛,高杰军,过呜祥,张琳,马世兴. 2006

[18]生姜氮磷钾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李录久,胡永年,徐志斌,苗春雷,肖凤体,杨哲峰. 2002

[19]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吴文革,陈烨,李杰,郭振华,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2009

[20]不同灌水方式对小麦根系、光合及品质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