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猪NR4A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猪核受体4A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4,group A,member 1,NR4A1)DNA序列全长,并对CDS序列及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方法】以未成年长大母猪的卵巢为材料,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对猪NR4A1DNA序列进行分离和测序,并对猪NR4A1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处理卵巢颗粒细胞,采用RT-PCR方法分析猪NR4A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猪NR4A1基因4 870bp的DNA序列,其中CDS全长序列为1 734bp,共编码572个氨基酸;猪NR4A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对应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97%),其次为小鼠(94%);Expasy软件预测结果表明,NR4A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其中包含2个锌指特征(NR C4-type),一个是激素受体超家族,另一个是Zf-C4超家族;猪卵巢颗粒细胞在性腺激素处理后,可诱导猪NR4A1基因在卵泡发育和排卵时期瞬时表达。【结论】猪NR4A1基因的CDS区在物种间保守性较强,推测猪NR4A1基因调节卵泡的发育和排卵过程。

关键词: NR4A1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RRM2和ACO2-E6基因棉花冠层特征和光合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棉花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转基因棉花产量形成关键期的生理机制,2014―2015年以转RRM2基因棉花及其亲本中棉所12(CK1)、转ACO2-E6基因棉花及其亲本中棉所24(CK2)为材料,研究冠层特征、光合特性等与转基因棉花产量形成的关系,分析比较转基因棉花与亲本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转RRM2基因棉花的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高于或显著高于中棉所12。转ACO2-E6基因棉花的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高于或显著高于中棉所24。转基因棉花的籽棉产量与盛铃期的叶面积指数、光系统Ⅱ光化学量子产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等分别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转基因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各自对照,且表现出较优的冠层结构以及较合理的源库比。

关键词: 叶面积 SPAD值 可溶性总糖含量 产量 纤维品质 棉花 RRM2基因 ACO2-E6基因

水稻节水抗旱种质创新

科技创新导报 2016

摘要:培育不同类型的节水抗旱种质104份;培育节水和抗旱性明显提高的新种质45个,节约水资源30%以上,所培育的新种质产量与同类型主栽品种相当,品质达到国家优质标准;培育同时具有节水抗旱、营养高效、抗病虫等性状中两个以上的新种质38份,其中同时具有节水抗旱和抗稻瘟病的材料13份,节水抗旱和抗褐飞虱的材料14份,节水抗旱和抗白叶枯病的材料9份,节水抗旱、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的材料2份;积极推进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沪旱3号、沪优2号、绿旱1号、井岗旱稻1号、旱优113、03优66等的应用和示范。

关键词: 节水抗旱 营养高效 抗病虫 绿色超级稻

母羊多胎性候选基因GDF9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

摘要:生长分化因子9(GDF9)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近年来研究发现,GDF9基因的多态性与哺乳动物的繁殖性状相关。综述了GDF9基因的结构和多态性、生理效应及GDF9基因多态性与母羊产羔性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对母羊繁殖性能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GDF9基因 多态性 母羊 产羔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经济影响因素评价与产业结构变动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摘要:根据2003—2014年安徽渔业经济总产值、增加值及三次产业子产业相关数据,对安徽渔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安徽渔业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第一产业对渔业经济贡献度虽然最高,但是贡献程度却呈下降趋势;水产养殖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依旧最高,但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水产品加工和水产运输为第二、第三产业中对渔业经济贡献程度最大的两个产业;Moore结构变化值和年均变动值均反映渔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显示第二、第三产业均超前发展,且第二产业超前程度远强于第三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渔业 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 测度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繁殖季节性相关基因DIO2与DIO3的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表明,2型脱碘酶基因(typeⅡiodothyronine deiodinase gene,DIO2)和3型脱碘酶基因(typeⅢiodothyronine deiodinase gene,DIO3)对啮齿动物(Rodentia)和绵羊(Ovis aries)的季节性繁殖活动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选择常年发情济宁青山羊(Capra hircus)和季节性发情辽宁绒山羊(C.hircus)作为实验对象,应用反转录PCR和定量PCR技术分别对两个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繁殖轴组织中两个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发现,(1)DIO2基因在所研究的24个组织都有一定量表达,DIO3基因主要在小脑、海马、下丘脑、垂体、脑桥以及卵巢和肾上腺等表达,品种间两基因组织表达谱相似;(2)济宁青山羊垂体DIO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下丘脑、卵巢表达量也均高于辽宁绒山羊,但两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子宫表达量显著低于辽宁绒山羊(P<0.05);(3)对于下丘脑组织DIO3基因,则济宁青山羊表达量比辽宁绒山羊明显要高(P<0.05),而对于卵巢和子宫DIO3基因表达量,则济宁青山羊明显比辽宁绒山羊低(P<0.05),济宁青山羊垂体DIO3基因表达量低于辽宁绒山羊,但两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提示DIO2和DIO3基因可能与山羊季节性繁殖调控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初步揭示山羊繁殖季节性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繁殖季节性 2型脱碘酶基因(DIO2) 3型脱碘酶基因(DIO3) 表达 山羊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农作物及动物饲料中常见的、且毒性最强的一类霉菌毒素,具有极强致突变、致畸形、致癌的作用,能损害多种动物肝脏,并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它也是人发生肝癌病变的重要诱因。文章对黄曲霉毒素的一般性质、污染情况、毒性效应、检测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污染情况 毒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aVIP1家族基因克隆、分子特性及功能分析

作物学报 2016 CSCD

摘要:植物VIP1蛋白(Vir E2 interacting protein 1)与农杆菌侵染植物后T-DNA在细胞内的转运有关,影响植物转化效率,但还未见有关小麦中VIP1基因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利用in silico技术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TaVIP1家族基因,该家族基因全部由4个外显子构成,编码产物相似性高,与拟南芥AtVIP1蛋白质序列相似性仅为50.7%~51.4%。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TaVIP1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存在3个拷贝。根据小麦3个TaVIP1基因的差异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四倍体小麦Langdon与中国春D组染色体代换系为材料进行PCR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小麦3个TaVIP1基因分别定位在4AL、4BS和4DS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TaVIP1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农杆菌转化烟草,过表达TaVIP1基因降低了烟草转化效率。小麦TaVIP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VIP1基因及烟草NtVIP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低,这可能是小麦农杆菌转化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小麦 TaVIP1 烟草 农杆菌转化

安徽省蔬菜设施类型发展现状与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对安徽省设施结构的总体概况和主要设施蔬菜的区域分布进行了调研,指出安徽省已经拥有皖北、沿淮、沿江、皖南、城郊五大大棚菜产区。对安徽省设施蔬菜的设施类型、结构与成本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设施蔬菜设施水平的建议,如优化现有结构、合理布局、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物联网应用等。

关键词: 安徽省 蔬菜 设施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种绿肥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土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不套种任何绿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两者混播的3种套种模式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环境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套种绿肥有降低土壤体积质量、降低土壤紧实度、改善土壤气相和液相比例的趋势,套种绿肥可明显降低地表、5 cm、10 cm和15 cm土层温度,减小土壤温度变幅。最高温时,各土层降温效果均为:黑麦草>白三叶>混播。绿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6.67%~12.6%、0.8%~15.2%、24.1%~26.7%和6.8%~88.9%。绿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分别是对照的1.75倍~2.58倍、1.22倍~1.88倍和1.15倍~1.46倍。因此,茶园套种白三叶和套种黑麦草对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的改善和茶园土壤基本肥力的效果相对更佳,值得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白三叶 黑麦草 物理性状 肥力 土壤温度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