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农业生产中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粮食的持续增产,粮食生产总量已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是由于过分依赖施用化肥、农药来增加产量,以及重金属污染等,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所以,在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相当严重的情况下,粮食质量安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特别是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粮食安全不容忽视。笔者提出国家的顶层设计应把"粮食质量安全"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大力培育农业生产者"健康农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监测,并通过立法手段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部位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对笼养蛋鸡血清抗体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不同部位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对笼养蛋鸡血清抗体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笼养蛋鸡颈部皮下、颈背部皮下、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接种疫苗后,免疫鸡群的应激反应、局部病变发生情况、30 d内的产蛋性能变化以及免疫20、50、80 d时的血清H5、H9AIV 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接种疫苗均可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并产生程度不等的应激反应和局部病变;其中以腿部肌肉接种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较高且相对稳定,应激反应和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并具有操作方便和无需辅助保定等优点,是笼养蛋鸡较为理想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方式。
关键词: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 免疫部位 生产性能 抗体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插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控的关键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由于机插水稻生育特点与手插秧有较大差别,其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亦有明显差异。重点介绍了机插水稻病虫草害防控的关键技术,其中油菜茬和麦茬机插水稻要特别注意防治草害、稻曲病和稻飞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心莲子草致病菌假隔链格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植物保护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空心莲子草致病菌假隔链格孢菌Nimbya alternantherae的原生质体提取体系,以其强致病性野生型菌株N.alternantherae 11-2为供试菌株,研究了不同菌龄、酶系统、酶解时间及稳渗剂等对假隔链格孢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影响,并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转化法,构建了随机插入突变体库。结果表明,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 d的假隔链格孢菌丝体,以0.7 M山梨醇为稳渗剂,同时使用2%裂解酶、2%崩溃酶和2%蜗牛酶3种酶的混合液,在30℃下酶解3 h能获得足量的原生质体,且其再生率也可满足后继转化试验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探索——以绩溪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对宣城市绩溪县农业发展现状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山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建设安徽省绩溪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皖南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引领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提取丝胶品种家蚕蚕蛹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快速地提取丝胶品种家蚕蚕蛹中的黄酮,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丝胶品种家蚕蚕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固定超声波功率为500 W下,乙醇浓度为40%,液料比(W/V)为1∶4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此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017%。优化后的工艺方法具有重复性强、提取率高等优点,对丝胶品种家蚕蚕蛹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砂姜黑土长期(30年)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和酶活性测定方法,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变化,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长期不施肥和撂荒处理,施肥管理可有效提升5-10cm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总氮,总磷;此外,相比不施肥、撂荒、猪粪+化肥和牛粪+化肥处理,单施无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土壤微生物的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和土壤酸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有机物料处理的土壤真核微生物丰度显著增加,土壤酸度的变化可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降低氨氧化古菌数量。牛粪处理的多种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其他施肥处理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密切相关。因此,无机肥(化肥)和有机肥(猪粪或牛粪)的配合使用对于保持土壤微生物丰度和活跃的土壤酶活性十分重要。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和土壤速效养分的关系,探讨长期施肥管理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可能性,以期为评价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土壤肥力水平高低提供有效的指标,从而为促进土壤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和较好的施肥管理措施。
关键词: 长期定位实验 施肥模式 砂姜黑土 微生物丰度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小麦在青海自然加代最迟播期及性状表现
《麦类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在青海平安县夏繁自然加代的播期范围,于2013年在安徽省夏繁工作站(青海省平安县白家村,海拔为2 300m)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半冬偏冬小麦品种在3月20日前、半冬性小麦品种在3月30日前、半冬偏春性小麦品种在4月19日前、春性小麦品种在5月6日前、强春性小麦品种在5月20日前播种均能正常拔节抽穗,且能收获到成熟种子。在相同类型的小麦品种中,穗粒数对播期的响应一致,单株穗数、千粒重及株高对播期的响应不一致。根据供试品种的抽穗率及抽穗期推断出各品种冬性的强弱顺序为烟农19>皖麦52>(皖麦38、淮麦22、邯郸6172)>济麦22>泛麦5号>偃展4110>阿勃(CK)>(扬麦158、宁麦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