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发酵床养猪模式对运输应激猪行为学的影响

中国兽医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猪的应激是指有一定遗传素质的猪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后发生的反应,应激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且能被恶劣环境所加重[1]。疾病是我国现代养猪生产中最大的问题,而应激则是导致猪只抗病力下降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它甚至可以直接造成猪只的死亡[2]。应激因素广泛存在于养猪场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剪牙、断尾、打耳号、阉割去势、断奶、捕捉、转群(包括长距离运输)、混群、注射疫苗、料中投药、气温变化和环境改变等;此外,饲养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方施肥对油茶果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安徽省金引系油茶最适宜的施肥配方,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配方3对油茶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对产量的提高幅度最大,即基施:N 75.84g/株、P2O5100g/株、K2O 54.17g/株、有机肥500g/株、B 10g/株、Zn 20g/株,追施:N 134.16g/株、K2O 95.83g/株、有机肥500g/株。与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施肥配方3处理油茶株高、地径粗度分别显著提高45.88%、38.24%,春梢长度、粗度显著提高22.77%、15.56%,产量显著提高47.22%,干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分别增加9.76%、19.17%。

关键词: 油茶 配方施肥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SMV株系的鉴定及其抗源筛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安徽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株系的最新组成、分布及消长动态,以及筛选对流行株系的抗性种质,2009-2010年广泛采集安徽省各大豆主产区疑似SMV病样461份,采用生物学及血清学方法鉴定得到83个SMV分离物。用全国统一的10个鉴别寄主对这些分离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4个SMV株系,如SC3~SC9、SC11、SC13~SC15、SC17、SC19和SC22,其中SC5、SC11、SC14、SC15、SC17、SC19和SC22是本研究在大豆主产区新发现的。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SMV株系SC3和SC7仍为目前安徽省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分别占分离物总数的16.9%和25.3%;其次为新发现的强毒株系SC15,在安徽省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比率为12.1%。针对流行株系SC3和SC7的抗源筛选结果表明,来自参加安徽省区试的149份资源中有中作J8023、中黄45、L85-2308、中涡47号和濉科13等5份材料对SC3表现高抗,中黄45、宿03-4-1-4和鲁06-7等9份材料对SC7表现高抗;参加我国南方区试的95份种质资源中有13份对强毒株系SC15表现抗病,占鉴定品种的13.7%。本研究明确了安徽省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及变化趋势,筛选出针对SMV流行株系的抗源,为培育抗病品种和抗病品种布局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鉴定 抗源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南麻黄鸡CRBP2基因第3外显子PCR-SSCP多态性及其与蛋品质的相关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淮南麻黄鸡CRBP2基因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分析其与蛋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淮南麻黄鸡样本群中CRBP2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C/T的突变位点,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CC、CT和TT),C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5和0.55,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为0.37和0.47,表明该位点处于中度多态。χ2适合性检验表明淮南麻黄鸡样本群在该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淮南麻黄鸡CRBP2基因第3外显子各基因型间开产日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黄色泽和蛋黄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CC基因型的开产蛋重和30周龄蛋重分别比TT基因型高1.66%和2.60%(P<0.05),TT基因型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5)。

关键词: 淮南麻黄鸡 CRBP2基因 多态性 蛋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稻瘟灵展膜油剂在水稻、田水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分析

农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方法]稻瘟灵是我国水稻生产上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杀菌剂之一。为明确30%稻瘟灵展膜油剂在水稻植株、田水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分别于2011、2012年在水稻田进行稻瘟病防治试验,并在施药后不同时期采集水稻、田水及土壤样本,通过气谱(配ECD检测器)进行相关样本的药剂残留检测。[结果]2011年,稻瘟灵在水稻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7.549 0 mg/kg、1.334 6 mg/L和0.130 1 mg/kg,半衰期(t1/2)分别为4.2、5.2、15.6 d;2012年,稻瘟灵在水稻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26.867 6 mg/kg、0.927 7 mg/L和0.325 4 mg/kg,t1/2分别为4.9、5.0、13.6 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稻瘟灵在糙米、稻壳、稻株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13 0~1.947 4、2.835 6~10.123 6、0.321 7~2.583 7、<0.002~0.124 7 mg/kg。[结论]30%稻瘟灵展膜油剂可以在水稻上使用,但施药剂量最高为540 g/hm2,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为28 d。

关键词: 稻瘟灵 展膜油剂 气相色谱(配ECD检测器) 农药残留 降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辛硫磷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明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主要释放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2种微囊悬浮剂在2种湿度、温度和通风状态下的土壤释放(消解)动态。[结果]在35℃干燥土壤中,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吹风处理的T0.5是2.2 d;而密闭处理的T0.5是859.2 d。在35℃吹风条件下,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在干燥土壤和水饱和土壤中的T0.5分别是2.2和5 800 d;8 d和206.1 d;而当温度为35和25℃(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T0.5分别是2.2和18.6 d;后者的T0.5分别是8.0和28.8 d。[结论]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都是以气化释放为主;湿度和温度是影响两者释放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辛硫磷 毒死蜱 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胚乳表达药用重组蛋白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于目前居高不下的药价及某些疑难杂症而言,采用植物表达体系生产药物是非常有效的解决途径。在植物表达系统中,水稻胚乳是公认的表达药用重组蛋白的理想工具之一。然而由于表达水平、蛋白活性及公众担忧等技术或非技术的因素,至今尚无转基因水稻胚乳表达体系进入商业化生产药用重组蛋白阶段。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在水稻胚乳中表达的各类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从目标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启动子选用、目标蛋白定位、人源化活性及蛋白储藏等方面介绍了水稻胚乳表达系统的改良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药用蛋白的具体限制因子,并展望该体系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胚乳 生物反应器 药用重组蛋白 表达系统优化 糖基化修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色土旱坡地长期肥料试验地为平台,采用钢珠与湿筛的方法对团聚体有机碳进行分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耕作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大于2 mm和0.25~2 mm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数、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贡献率,促进土壤有机碳向大团聚体富集;有机、无机配施可显著提高大团聚体中颗粒态有机碳(POM)、微团聚体有机碳(mM)和粉黏结合态有机碳(SC)的含量和储量,并提高POM组分的贡献率,促进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向颗粒态富集,这说明增施有机肥更利于大团聚体对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库的保护和储存;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有机碳及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储量绝大部分以SC形式存在,大团聚体中SC组分储量的提高有利于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累积,且在有机、无机肥配施中使用秸秆的效果优于猪厩肥。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团聚体 颗粒态有机碳 旱坡地 紫色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法检测活毒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

中国兽医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调查活毒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ALV)污染情况,随机抽取安徽省鸡群使用的国内外公司(国内7家、国外1家)活毒疫苗(5个品种),先针对ALV各亚群保守的pol基因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检测,进一步针对env基因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ALV J亚型和A~E亚型PCR检测。pol基因结果为鸡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B87株国内7个公司为阳性,鸡痘(AP)、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某国外公司为阳性,鸡新城疫(ND)LaSota株国内某公司为阳性。env基因结果为IBDV-B87株(国内某公司)和AP为J亚型阳性,ILT、ND-LaSota株和IBDV-B87株(国内另6个公司)为A~E亚型阳性。本研究共检测疫苗120份,ALV检出率达28.57%。因此,使用PCR法可作为活毒疫苗中ALV污染检测的有效方法,同时可以进一步鉴定污染的ALV是J亚型或A~E亚型。

关键词: 活毒疫苗 禽白血病病毒 污染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LDT3-A株冻干苗对蛋种鸡的免疫效果观察

中国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对中国自主研发的LDT3-A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冻干苗(简称LDT3-A株传支冻干苗)在蛋种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初免分别使用LDT3-A株传支冻干苗和Ma5+clone30二联冻干苗免疫,在初免后均按照鸡场原定的免疫程序实施其他传支活毒疫苗(如H120、H52)和灭活疫苗免疫,初免后2组所用疫苗完全一致。试验结果显示,LDT3-A株传支冻干苗在父母代蛋种鸡3日龄时1.2倍量滴鼻免疫,免疫后应激反应较小;2组在随后实施相同的其他传支活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加强免疫的基础上,试验组鸡群得到了有效保护,而对照组鸡群发生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疫情。试验期内试验组鸡群总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10.11%;151~210日龄段的平均产蛋率提高了7.0%,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出雏率和健雏率分别提高3.0%、2.3%、0.7%和3.2%,料蛋比降低了0.1。研究结果为蛋种鸡场优化筛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用疫苗和免疫程序,以及提高其免疫预防效果提供了临床依据。

关键词: LDT3-A株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冻干苗 蛋种鸡 免疫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