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机插适宜行距及株距配置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选择矮秆穗数型、中秆穗粒兼顾型和高秆超大穗型等三种类型的杂交籼稻品种,采用营养土作为育秧基质、播种流水线平盘育秧,本田设置25.0、30.0和33.0cm等3种行距,配置12.0、15.0和18.0cm三种株距,计9种组合,每穴2~3本基本苗模拟机插;比较三种类型水稻品种在9种栽插密度下的分蘖与成穗、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不同:矮秆穗数型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25cm×12cm;中秆穗粒兼顾型的品种,机插采取30cm×15cm的株行距配置较为合理;高秆超大穗型的品种,机插可采用33cm×(15~18)cm的株行距配置。扩行稀植有利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发挥,而矮秆穗型品种栽插适宜行距应对目前主流插秧30cm固定行距进行调减,根据水稻品种类型进行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塑造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产量构成而高产。

关键词: 水稻品种类型 超级稻 机插 株行距配置 栽插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花叶病毒致病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大豆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生物学纯化与血清学鉴定(ELISA)得到5个大豆花叶病毒(SMV)分离物,利用RT-PCR法扩增其CP、HC-Pro、P1和P3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5个分离物P1基因全长均为927个核苷酸,编码产生309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5个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8.0%~99.9%,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1%~100.0%。此外,5个分离物4个SMV基因CP、HC-Pro、P1和P3长度均为4 137个核苷酸,编码1 378个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5个分离物之间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2.6%~99.3%和95.1%~99.2%。根据系统进化树的分析,结合5个分离物在10个大豆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反应,发现SMV的4个基因CP、HC-Pro、P1和P3与SMV的致病力及病样的来源地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这4个SMV基因能够将传统的SMV株系分离物与重组性分离物进行区分。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致病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品种瑞都香玉在安徽合肥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瑞都香玉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选育的葡萄新品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2011年引入该品种进行试栽观察。该品种在合肥地区表现良好,具有丰产稳产,成熟早,果粒大小、成熟度一致,玫瑰香味浓,肉质硬脆,抗裂果等优良性状,在当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 葡萄 瑞都香玉 引种 安徽 合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砂姜黑土区花生生长、干物质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砂姜黑土区不同氮肥用量对花生生长、干物质和氮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促进花生生长和各生育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当施氮量为135 kg/hm2时,花生的产量和利润均达到最大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花生各生育期干物质和氮素累积总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施用氮135kg/hm2时(N135)达到最高。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花生成熟期N135处理的干物质、氮素累积总量和产量分别增加48.4%、25.7%和42.9%。

关键词: 花生 产量 干物质累积 氮素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尺蠖雄成虫生殖系统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茶叶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常规解剖和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对茶树主要害虫之一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雄成虫的内外生殖器官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结构特征的定位描述。茶尺蠖雄成虫外生殖器由抱握器、背兜、爪形突和阳具组成;内生殖器由1个精巢、1对贮精囊、1对输精管、1对附腺和单个射精管组成,组织结构与鳞翅目其他种基本一致;经切片观察发现,精巢由8个呈辐射状精巢小管组成,它们之间被一薄层结缔组织分隔开,其内分布大量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成熟的精子束;贮精囊和输精管内均充满液体,其中贮精囊内可见大量的精子束。描述茶尺蠖雄成虫生殖系统结构特征,明确精子束在组织内的填充状态等特征,对其田间预测预报、系统发育,以及种间鉴定等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茶尺蠖 雄成虫 生殖器官 形态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酶抑制剂对苜蓿绿汁发酵液中蛋白降解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苜蓿绿汁发酵液模拟苜蓿青贮发酵过程,通过在苜蓿绿汁发酵液中添加4种蛋白内切酶抑制剂和5种外切酶抑制剂来探讨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对苜蓿青贮中蛋白降解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苜蓿绿汁发酵液在发酵14d后,与对照组相比4种内切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各自均能显著降低苜蓿绿汁发酵液中非蛋白氮(NPN)的含量(P<0.05),而且金属蛋白酶的抑制效果最好;5种外切酶抑制剂处理后,羧基肽酶抑制剂、二肽酶抑制和三肽基肽酶抑制剂处理组NPN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二肽酶抑制剂处理组NPN含量最低;而氨基肽酶抑制剂和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处理组发酵液NPN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苜蓿青贮 绿汁发酵液 蛋白酶抑制剂 非蛋白氮 蛋白质降解

B超活体预测猪肉肌内脂肪含量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B型实时超声仪系统检测是一种安全、无伤害、可重复应用的方法,已有较多学者把该系统引用到生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预测的研究领域。通过B型超声仪系统采集的数字图像,即为B超图像。利用专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B超图像的特征参数,结合生猪个体的特征参数,基于统计分析思想构建预测模型,分析活体肌内脂肪预测值和实际含量的相关性,验证已构建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综述B超图像特征参数提取、预测模型构建、重复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研究人员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B超 图像处理技术 肌内脂肪含量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与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褪黑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褪黑素在植物抵御干旱、高盐、极端温度和氧化胁迫等不良影响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随着人们对褪黑素研究的深入,褪黑素在植物体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更加明确,国内外在褪黑素与植物抗逆性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从植物体中褪黑素的合成途径、褪黑素在植物抗性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内源褪黑素含量与逆境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归纳为:植物体内褪黑素的合成机制与动物体内相似,但是确切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具体的合成位点尚未明确;外源褪黑素处理能够增强植物抵御逆境的能力;逆境胁迫能够促进植物自身合成褪黑素,过表达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能够增加植物体内褪黑素的含量。

关键词: 褪黑素 非生物逆境 氧化胁迫 抗逆性 抗氧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方法和覆盖方式对山核桃秋播育苗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山核桃秋播育苗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研究3种覆盖方式和2种播种方法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营养钵点播覆草出苗率最高,苗木质量最好;苗圃地条播覆草+遮阳网处理育苗效果次之;条播后覆薄膜出苗率低。建议山核桃秋播育苗采用营养钵点播后覆草,出苗率在95%以上。

关键词: 山核桃 播种方式 秋播 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砀山酥梨果实F5H表达与石细胞发育的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薄壁细胞次生壁木质化是石细胞形成的关键,石细胞团聚合主要受木质素单体组分及官能团含量的影响。阿魏酸5-羟化酶(F5H)是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主要调控紫丁香基木质素(S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本研究以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得到砀山酥梨F5H全长c DNA,命名为Pb F5H(Gen Bank登录号为KC852907)。Pb F5H全长1 978 bp,其开放阅读框为1 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量是58.4 k Da,等电点为6.49。进化树分析表明,砀山酥梨F5H蛋白与其他物种具有很高同源性,与苹果的相似性达到96%。相关性分析表明,砀山酥梨木质素含量与石细胞含量和Pb F5H表达量高度正相关。且砀山酥梨Pb F5H参与调控梨果实S木质素单体的合成,影响木质素G/S比值。

关键词: 砀山酥梨 PbF5H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荧光定量表达 G/S比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