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空间条件对油菜诱变效果的研究——突变类型的观察与筛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返回式地球卫星搭载甘蓝型油菜种子的试验表明 ,空间条件对油菜种子具有诱导性状变异的作用 ,许多由空间条件诱导的性状变异能够传递给后代。通过对变异后代进行田间筛选 ,获得早熟、丰产、黄色种皮等突变类型 ,为油菜品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新品种的产量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 10个新近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系或杂交新组合 )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中油杂 95 3、沪油 15号、中油杂1号、TR175、皖油 12号等品种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 ,在安徽省今后的油菜推广过程中可以适当加以利用。同时对油菜育种及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直播较未覆地膜直播早熟5d,较覆膜移栽早熟2d,较未覆膜移栽早熟7d;地膜覆盖直播较未覆膜直播增产88.24%;地膜覆盖移栽技未覆膜移栽增产46.15%。证明这项技术在淮北地区有推广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理化法脱除菜籽粕毒素及在猪鸡饲粮中的应用
《畜禽业 》 1999
摘要:应用菜籽粕专用脱毒剂──安科3号及相应的脱毒工艺,通过低温真空干燥处理便脱毒菜籽粕中异硫氰酸酯(ITC),■唑烷硫酮(OZT)两种毒素总含量≤0.104mg/g,比国家饲料卫生标准(CB13078-91)限量饲喂的允许含量≤4mg/g,降低97.4%,其相对脱毒率为91.5%,粗蛋白相对损失率≤0.7%,消除了菜籽粕中原有的苦涩味,提高了畜禽的适口性。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搭配15%~17%的脱毒菜粕替代全部的豆粕,日增重饲养效果与全豆粕日粮组差异不显著。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分别降低10.89%和8.9%,在肉鸡用仔鸡日粮中前期搭配4%~6%,后期12%~17%脱毒菜粕与全豆粕组相比,全期增重差异不显著,每只鸡比全豆粕组多获利0.35元和0.28元。猪鸡试验结束后,屠宰剖检甲状腺及内脏器官未发现菜籽粕中毒特征性病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