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小麦(模糊匹配)
201条记录
施用氮肥对小麦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确定江淮丘陵区水稻土小麦合理氮肥施用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施氮(N)量0、60、120、180和240 kg/hm2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集25株考种样,测定产量构成性状,并测定每小区籽粒产量。[结果]施用适量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2年试验小麦施氮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8.63%~34.09%和15.22%~30.80%,平均增产24.66%和22.32%;最高产量施氮(纯氮)量分别为185.9和189.1 kg/hm2;最佳产量施氮量相应为143.1和133.2 kg/hm2。施氮增收1 571~4 141元/hm2,产投比为2.33~8.68∶1[结论]当前生产水平下,江淮丘陵水稻土区,小麦氮肥(纯氮)的适宜施用量为165kg/hm2左右。

关键词: 小麦 氮肥用量 江淮丘陵水稻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津巴布韦小麦生产形势、问题与对策

世界农业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是津巴布韦第二大粮食作物,对全国粮食安全乃至整个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对津巴布韦1991—2009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小麦单产和小麦总产量变化态势全面分析,揭示小麦生产阶段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津巴布韦近年来小麦生产滑坡的影响因素,提出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小麦 生产态势 影响因素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6%多·酮SC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进一步明确36%多·酮SC对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施用安全性。[方法]于2009和2010年在安徽省凤阳县进行了36%多·酮SC对小麦赤霉病防效的大田示范试验,设置5个处理,并对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36%多·酮SC用量1 800~2 100g/hm2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优于50%多菌灵WP,病穗率防效和综合病指防效均在75%以上。[结论]36%多·酮SC是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替代高效农药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36%多·酮SC 小麦 赤霉病 大田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优质种植中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氮307.5~322.5 kg.hm-2(其中有机氮37.5~52.5 kg.hm-2,化肥氮270 kg.hm-2)、基追比例为5∶5的条件下,烟农19和皖麦50的籽粒产量均以拔节期追施最高,产量分别达到9 497.10和9 857.55 kg.hm-2,以始花期追氮产量最低。粗蛋白、湿面筋含量、Z-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指标均随追氮时期推迟而提高,强筋品种烟农19在拔节期以后追氮的品质均能达到优质小麦标准(粗蛋白含量≥14%)。各氮肥利用参数基本以拔节期~孕穗期处理较高,追氮时期前移和后移均使各参数降低,拔节期~孕穗期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综合两个年度的结果,淮北地区小麦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的追氮时期以拔节期~孕穗期为佳,传统的氮素"一炮轰"运筹方式难以达到9 00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

关键词: 小麦 淮北地区 追氮时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锌组合对小麦磷锌含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钵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锌组合对小麦磷锌含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提高了小麦根系和分蘖期、成熟期茎杆磷积累量,降低了成熟期籽粒磷累积量。低磷水平下,施锌促进了小麦对磷的吸收累积,高磷水平下施锌效应则相反。施磷减少了小麦锌的累积量。低磷水平下,适量施锌能够提高小麦的锌积累量,高锌则降低了籽粒锌积累量。高磷水平下,施锌提高了分蘖期和抽穗期的小麦根部和分蘖期小麦茎杆锌积累量,高锌肥用量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部锌积累量。磷锌协同作用多发生在小麦生育前期,而磷锌拮抗作用主要发生在小麦成熟期。

关键词: 小麦 含量 积累 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穗发芽品种资源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利用已报道的抗穗发芽共显性STS标记Vp1B3,筛选适宜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方法]对57份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品种(系)及地方品种于2007年测定种子萌发指数(GI),并用标记Vp1B3对选取的品种做PCR扩增。[结果]标记Vp1B3扩增出抗性条带845、569 bp和感穗发芽条带652 bp 3种类型的片段,其频率分别为7.0%、26.3%和66.7%,且3种基因型品种之间的GI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验证了标记Vp1B3能对不同品种的穗发芽抗性进行有效筛选;筛选出2份GI值<20%的白粒抗穗发芽小麦品种,丰产3号和万县白麦子,可作为穗发芽抗性育种中的有用资源。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分子标记 Vp1B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冬麦区小麦黑胚的研究与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摘要:对安徽省淮北片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参试品种(系)和冬、春性组对照皖麦19、豫麦18黑胚病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胚病在供试品种(系)中均有发生,品种(系)间差异明显,在不同试点、不同年份发生比率各不相同。

关键词: 小麦 黑胚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年国家黄淮海小麦区试3个试点共55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检测了其全麦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其它相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全麦粉PPO活性在不同品种、年份和地点间差异显著。全麦粉PPO活性与膨胀势、峰值黏度、稀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18和0.28;与SDS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8、0.28、0.24、0.27和0.21,与黄色素含量、碱性水保持力(AWRC)、硬度、保持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升值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 稳定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414”施肥处理对小麦溶剂保持力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3414"施肥试验研究分析氮磷钾对小麦溶剂保持力的影响。回归分析得出三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出4种SRC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除水SRC外,其他3种溶剂保持力回归分析均具有(可靠)拟合性。通过对3种单因素在同条件下的方差分析,氮对水SRC影响不大,对其他3种SRC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磷钾对4种SRC的影响均不显著。表明了3种肥料因素中氮对小麦SRC的影响较大,其他两种因素对SRC影响不明显,说明SRC受施肥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小麦 溶剂保持力 3414施肥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性耕作和施用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及施用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施用较好的控释肥料能提高小麦产量9.3%~12.6%。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居巢区,免耕控释肥处理与平衡施肥翻耕处理小麦产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控释肥 小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