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世州 1 ; 曹承富 1 ; 张耀兰 1 ; 赵竹 1 ; 乔玉强 1 ; 刘永华 2 ; 张四华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2.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小麦;淮北地区;追氮时期;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337-341+3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优质种植中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氮307.5~322.5 kg.hm-2(其中有机氮37.5~52.5 kg.hm-2,化肥氮270 kg.hm-2)、基追比例为5∶5的条件下,烟农19和皖麦50的籽粒产量均以拔节期追施最高,产量分别达到9 497.10和9 857.55 kg.hm-2,以始花期追氮产量最低。粗蛋白、湿面筋含量、Z-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指标均随追氮时期推迟而提高,强筋品种烟农19在拔节期以后追氮的品质均能达到优质小麦标准(粗蛋白含量≥14%)。各氮肥利用参数基本以拔节期~孕穗期处理较高,追氮时期前移和后移均使各参数降低,拔节期~孕穗期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综合两个年度的结果,淮北地区小麦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的追氮时期以拔节期~孕穗期为佳,传统的氮素"一炮轰"运筹方式难以达到9 00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

  • 相关文献

[1]超晚播条件下密度和追氮时期对淮北地区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李华伟. 2012

[2]淮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赵竹,张向前,李玮,陈欢. 2018

[3]机播条件下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 2011

[4]播期播量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建来,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 2003

[5]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平治. 2008

[6]小麦品种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初报. 汪建来,孔令聪,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 2003

[7]氮肥施用时期及基追比例对土壤矿质氮含量时空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杨晓虎,黄晓荣. 2008

[8]氮肥基追比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09

[9]施氮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杜世州,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09

[10]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对小麦的提质增效作用. 袁嫚嫚,邬刚,耿维,王家宝,井玉丹,孙义祥. 2020

[11]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3

[12]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09

[13]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14]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及其系谱. 吴清鹄,张志勇. 1993

[15]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收获期研究. 吴兰云,徐茂林,周得宝,陈洪俭,陈现平,李建花,李金才. 2010

[16]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示范的产量结构及配套技术分析. 王世济,陈洪俭,左晓龙,阮龙,高正良. 2013

[17]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术指标与技术操作规程. 张磊,戴瓯和. 2003

[18]淮北地区小麦综合栽培技术组装配套研究. 牛元民,杜世州. 2007

[19]阜南县主要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项田夫,王省业,朱炜华,李治才,胡永年,王光宇. 2000

[20]淮北稻麦吨粮田建设中水稻高效开发与高产配套技术探讨. 汪强.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