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栽培管理(模糊匹配)
222条记录
早籼80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早籼807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选择法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能力较强的早籼稻新品种。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7 699.5 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8.25%。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814.5 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1.66%。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抗-感纹枯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四~三级食用稻等级标准。全生育期108 d左右,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关键词: 早稻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高蛋白大豆皖豆28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皖豆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皖豆2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6年以濮90-1为母本,宝9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和试验示范情况。[结果]皖豆28参加2005~2006年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455.6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42%,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7 d,单株有效荚数35.2个,百粒重22.1 g,籽粒蛋白质含量45.83%,脂肪含量19.94%,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皖豆28是高产、大粒、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关键词: 高蛋白大豆 皖豆28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试验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宣木瓜植物学特性及其经济价值

凯里学院学报 2012

摘要:宣木瓜原产于安徽宣城,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资源优势.本文总结了宣木瓜植物学特性、药用价值、文化意义及栽培加工现状,指出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以期为科技人员研发工作和广大林农改善栽培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宣木瓜 植物学特性 栽培 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江地区油桃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现代园艺 2012

摘要:针对安徽省皖江地区立地条件和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设施棚建造、栽培方式、整形修剪、棚内环境调控、花果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了皖江地区油桃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以供实际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 油桃 栽培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鲜两用型辣椒新品种皖椒18的选育·特征特性·栽培要点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辣椒(Capsicum annuum)新品种皖椒18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皖椒18和对照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指标,探讨了皖椒18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皖椒18中早熟;果实羊角形,果长17~20 cm、果肩1.6~1.8 cm;鲜椒单果重20~25 g,干椒单果重3.0~4.5 g;果面光滑,果指10.9,肉厚0.23 cm,心室数2~3个;嫩果颜色深绿,干椒暗红、光亮。皖椒18持续坐果力强,一般单产3万kg/hm2以上,显著高于对照8819。皖椒18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湘辣2号,但红色素色价及VC、辣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湘辣2号,总体品质优于对照。皖椒18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抗病性强。[结论]皖椒18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是绿椒、红椒和加工干椒多用型品种,适宜在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等地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皖椒18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皖糯3号选育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

摘要:皖糯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皖糯系10"做母本,"皖糯系11"为父本育成的糯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糯3号平均鲜穗单产690kg/667m2,比对照增产6.5%。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子粒黄色、适口性较好、品质较优,适宜在安徽省玉米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皖糯3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质和抗性、品种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糯玉米 皖糯3号 选育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南部主栽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概述

园艺与种苗 2011

摘要:[目的]推广黄淮海南部适宜栽培的大豆品种。[方法]对主栽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概述了适宜这一地区的大豆田间栽培技术措施。[结论]为优质高产大豆的推广和栽培提供帮助。

关键词: 大豆 主栽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大麦生产回顾与展望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

摘要:安徽省大麦种植历史悠久,本文针对1988-2010年安徽省大麦生产状况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大麦种植面积最大值在1988年达到156 666.67 hm2,22年间累计减至现今50 000 hm2左右;单产最高为302.84 kg/667 m2,最低为87.81 kg/667 m2;品种分布上,淮河以北、沿淮及江淮之间为安徽大麦的主产区;大麦生产演变与主粮作物冲击、种植结构调整、种性退化、农民种植积极性密切相关。根据以上结果,进一步阐述了大麦栽培技术,指出当前安徽省大麦生产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麦 生产 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皖杂棉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皖杂棉1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皖棉133为母本、TM-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在2007~2008年安徽省区域试验中,皖杂棉11号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33.0、1476.2、1312.7 kg/hm2,分别较对照皖杂40F1增产11.0%、9.4%、6.2%,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虫、抗倒伏、纤维品质优良。[结论]皖杂棉11号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性强,适宜在安徽省沿江区和皖南山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皖杂棉11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糯玉米早春地膜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摘要:介绍甜糯玉米早春地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整地、起垄开沟、地膜选择、覆膜要求、破膜放苗、病虫害防治、收获等一系列技术环节。

关键词: 甜糯玉米 地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