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串红盆花标准化生产技术
《农技服务 》 2014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生产第一线工作10余年的经验心得,对一串红盆花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即品种及种子选择、工厂化种苗生产核心技术、上盆、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等作了详细介绍。


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蒙01-38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阐述大豆新品种蒙01-38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方法]蒙01-3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合豆3号为母本,阜902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2010~2011年蒙01-38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66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32%,表现丰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99 d,株高66 cm,单株有效荚数30.9个,单株粒数65.7粒,百粒重20.1 g,子粒蛋白质含量43.86%,脂肪含量21.17%,蛋脂合计65.03%。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30.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蒙01-38是丰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安徽沿淮、淮北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
关键词: 蒙01-38 优质大豆 抗病品种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水稻免耕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稻米 》 2013
摘要:对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在安徽省的适用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周期内免耕栽培水稻在安徽省多数产区是可行的,一般3年为1个周期较为适宜;免耕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当季水稻根系活力明显增强,且对水稻立苗、分蘖以及成穗均无负面影响;免耕栽培应合理运筹肥料,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


高蛋白杂交大豆“杂优豆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高蛋白杂交大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与恢复系WR99071测交组配杂交组合。该杂交组合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666.8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81%;2009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80.10 kg/hm2,比对照增产0.79%。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5.12%,粗脂肪含量18.10%,属高蛋白杂交大豆。该品种适于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地区作早中熟品种种植。


Y两优9918在巢湖地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9918在巢湖地区的示范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