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介绍了"皖杂344"的育种思路、选育过程、试验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皖杂344"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性状互补原理,选用"鄂3517"优选系与"中棉所41"优选系配组的优质多抗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抗虫等特点,适宜于安徽省棉区种植。
关键词:
棉花
杂交
选育
栽培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蘘荷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旨在为蘘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蘘荷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
2015
摘要:徽两优5号系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H175S/徽8配组而成的两系中籼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3年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徽两优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落叶果树
》
2014
摘要:对引进的23个草莓品种经3年栽培观察初选出的7个品种,以当地栽植多年的老品种丰香为对照进行塑料拱形大棚栽培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章姬、红颜、甜查理3个品种比幸香、达赛、塞娃、麦德4个品种表现抗病抗害虫性强、品质较好,产量较高,可作为阜阳市草莓主栽品种发展。
关键词:
草莓品种
塑料拱形大棚
栽培
性状表现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确保地道中药材‘海螺’望春花的质量、提高产量,连续多年对‘海螺’望春花蕾用林系列栽培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海螺’望春花的品种母树上采种子和穗条进行播种及嫁接,其品质优于普通望春花;选择丘陵岗地反坡梯状整地和鱼鳞坑施肥能保证土壤肥力;以2 m×3 m的株行距,每公顷1650株的密度密植栽培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嫁接和矮化技术能提早结实并保护采蕾母树持续经营。研究有利于‘海螺’望春花的种源的保护、纯化,使单位面积的产蕾量提高67%;嫁接苗植株提早3~4年产蕾;矮化技术使树高降低到4 m以下,蕾产量提高30%,同时有利于生产的安全性;制定了蕾用林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措施。上述’海螺’望春花蕾用林系列丰产措施为今后发展望春花,促进其优质、稳产、丰产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海螺’望春花
栽培技术
密植
嫁接
矮化
《园艺与种苗
》
2014
摘要:绿豆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从选地整地、种植方式、选用良种、施肥和播种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沿淮淮北绿豆高产栽培技术,为绿豆生产发展提供了技术借鉴。
关键词:
高产
栽培
技术
绿豆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摘要:T12优66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本所选育的T4012A与恢复系R7066配组选育的单季晚粳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丰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适于江淮南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关键词:
杂交粳稻
T12优66
选育
栽培技术
《农学学报
》
2014
摘要:为了提升安徽省地道中药材霍山石斛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霍山石斛产业健康发展,开展了霍山石斛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研究。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原则,参考相关国家标准,结合生产实践及最新研究,对霍山石斛栽培的品种特性、生态环境、种苗标准、组培苗质量、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施肥技术、采收与加工、包装、运输及档案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各个过程的操作细节,制定了霍山石斛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这些研究有利于促进霍山石斛的标准化生产,达到"优质、高产、稳定、可控"的目的。
关键词:
霍山石斛
栽培技术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标准操作规程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两优289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湖北谷神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全生育期135 d,株高110 cm,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稳产高产。重点介绍了两优28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技术、机插技术、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以达到省工节本、增收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289
机插秧
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安徽省枣加工品种栽培面积偏大、鲜食品种比例偏少,品种结构严重不合理,而引进的北方鲜食枣品种在当地表现也不佳。皖枣3号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选育的鲜食优良枣品种,具早熟、丰产稳产、耐旱等特点,适合该省南北栽培。该文主要介绍了皖枣3号的品种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内容,以为枣农栽培皖枣3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皖枣3号
品种特性
鲜食
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