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爱知香A是用日本优质抗病粳稻品种爱知香与BT型不育系六千辛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早熟中粳不育系 ,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彻底、配合力好等特点 ,2 0 0 2年 8月通过江苏省技术鉴定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利用其配制的杂交粳稻新组合香优 18(爱知香A MR18)表现优质、高产、抗病 ,于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系
爱知香A
优质
选育
《安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最具价值的战略资源,技术创新是农村科技进步的动力。省农科院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载体,从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力
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以不同基因型的甘薯优良品种为材料 ,比较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6-苄基腺嘌呤 (BA)和奈乙酸 (NAA)的不同浓度配比对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后 3 0天BA 1.0mg/L +NAA 0 .2mg/L配比 ,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效果较好 ,芽诱导率达 60 %以上 ;延长培养后BA 0 .2mg/L和NAA 0 .1mg/L配比 ,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芽诱导率提高明显 ,芽诱导率达85 .7%以上。
关键词:
甘薯
茎尖培养
6-苄基腺嘌呤(BA)
奈乙酸(NAA)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安徽省合肥市城市大气对该市的 5种常见城市绿化植物叶绿素 (a、b)含量比例的影响 ,结果表明 :污染严重的市中心叶绿素a/b值最高 ,无污染的对照区叶绿素a/b值最低 ;通过t测验等数据分析方法 ,测出了石楠、龙柏、海桐具有显著的抗污染能力 ;比较了 5种植物之间抗污染能力的大小 :石楠 >龙柏 >海桐 >紫叶李 >银杏
关键词:
城市大气
叶绿素a/b值
抗污染能力
《安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介绍了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阐述了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说明了植物生物技术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植物生物技术
应用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问题
对策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3
摘要: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油菜生产和贸易的形势和现状 ,论述了我国油菜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为我国合理制定农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油菜籽
市场竞争力
成本
经济效益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从降低马铃薯试管苗生产成本着手 ,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均比在固体培养基中要好 ;且液体培养基省去了价格昂贵的琼脂 ,培养成本降低78.0 9%。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试管苗
培养基
快繁
《安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对3年来作为"安徽省高效与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十五"期间进一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坚持科技创新原则,做好科技示范区工作促进园区持续高效运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区
功能定位
项目实施
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管理
》
2003
摘要:一、问题提出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穿透叠嶂的灯塔,创新揭示着科技进步的内在特质,那么这种技术创新的能力应当是源自于先进生产力的拓荒者——科技人才。人才是构成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更是如此。随着农业科研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安徽省农科院在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建设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基于人才工作实践,本文以提高农业科研竞争力为目的,旨在讨论和提出农业科研人才工程建设的发展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利用蜜蜂、壁蜂花期传粉及人工授粉技术对大棚甜油桃艳光、潍甜 1号座果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蜜蜂、壁蜂花期传粉及人工授粉可使艳光、潍甜 1号的座果率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潍甜 1号的座果率提高幅度最大。上述 3种方法中 ,人工授粉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授粉
大棚甜油桃
座果率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