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农艺措施对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 6 (4 4)研究移栽密度、追肥施氮总量、不同时期的追氮比例、中后期叶面喷施KH2 PO4 等农艺措施对早籼 15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追氮总量、追氮比和叶面追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移栽密度对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在移栽密度 3 0万穴 /hm2 下 ,采用追施纯氮 2 2 5kg/hm2 ,增加穗粒肥比例 ,即蘖肥∶穗肥∶粒肥 =3∶3∶1的追肥方式 ,并于齐穗期叶面喷施KH2 PO4 15kg/hm2 ,可使早籼 15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到 12 .68% ,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水稻 蛋白质含量 农艺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

土壤通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2001年在安徽省生姜产区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上,连续三年多点开展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钾氮配合施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生姜的产量,施钾增产14.9~58.5%,平均增产率为29.8%。增施氮肥的增产效率为负数,钾肥的增产效率在两种氮肥水平下都较高,高N条件下增加钾肥施用量可以极大地提高钾肥的增产效率。施用钾肥提高了生姜地上部茎叶含氮量及茎叶、姜块和全株P、K养分含量,对全株氮素含量影响不大。两种氮肥水平下,生姜地上部茎叶、块茎和全株的吸K、吸N、吸P量都是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钾氮配施大幅度提高了土壤有效P、K含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关键词: 钾氮配施 生姜 产量 增产效率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主要名茶生化成分与品质关系研究

茶业通报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储藏专用型水稻选育及相关技术研究

中国稻米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梅不同物候期氮、磷、钾含量变化规律及特征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摘要:以盆栽的3年生细叶青梅/桃砧为试材,分别测定了不同物候期果梅各器官内氮、磷、钾的含量,结果表明:休眠期,果梅各器官都具有氮、磷、钾贮藏与供应能力;其中粗根贮藏与供应氮的能力最强;其它多年生器官均是贮藏与供应钾的能力最强。冬季花芽的进一步分化要求高浓度的钾、磷和相对低浓度的氮。从休眠期花蕾至新梢旺长期幼果,氮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磷、钾的含量则有所下降。新梢旺长期,新梢争夺氮、磷、钾的能力强于幼果,其中新梢对氮、钾的需求量大致相等,而幼果对氮的需求量大于钾。花芽分化期,花芽的进一步分化、叶片功能的维持及各多年生器官的加粗都对三要素中钾素的依赖性更强。果梅体内氮、磷、钾有随生长中心转移而转移的特性。果梅吸收氮、磷的适宜时期为前一年花芽分化期之后至来年新梢旺长期;吸收钾的高峰期为新梢旺长期至花芽分化期。

关键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籽西瓜W-98×W-02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 -98×W -0 2是中熟无籽西瓜杂交种 ,为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成果。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 ,抗病性强 ;果实高圆形 ,深墨绿色皮上有隐网纹 ,瓤色大红 ,质地脆甜 ,皮薄耐贮运。平均单瓜重 4.0kg以上 ,中心糖含量 12 .5 % ,是克服了无籽西瓜“三低”问题 (产籽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 )的新品种。

关键词: 无籽西瓜 W-98×W-02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胫病菌在烟草品种间的侵染差异及I-S关系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2004

摘要:1997~1999年在田间通过人工接菌方法比较了12个烟草品种间黑胫病菌侵染差异。结果表明,属高度感病的品种有K394、云烟85、红大;属中等程度偏感病的品种有贵烟11、Nc89;属中等程度感病如VA116、Nc37NF、K358、.Rg11;属中等抗病有K346、Nc82;高抗病类型有coker371。对烟草黑胫病根茎部发病情况进行系统调查,获得12个品种的普遍率与严重度间对应关系数据,并且分析了两者的关系(I-S关系)。结果表明,寄主生育阶段影响烟草黑胫病的I-S关系。各品种前期病株率不能真实反映各品种感病程度的差异,以中后期的病情指数为标准比较品种间抗感染程度较为适宜。不同品种的I-S关系均可用直线方程描述。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普遍率与严重度关系(I-S关系) 品种 感病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桑蚕人工制种条件的试验分析

中国蚕业 2004

摘要:野桑蚕茧丝性状的直接利用价值有待发掘,但南于野桑蚕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状,且与家蚕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在家蚕的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等科学研究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以野桑蚕作材料的许多相关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从而野桑蚕被认为是良好的实验昆虫。野桑蚕长期生存于室外,室内人工交配、制种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繁育野桑蚕种质量,以便大量饲育野桑蚕,本实验对野桑蚕的室内人工制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轮回选择方法及其育种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笔者从作物轮回选择的主要作用 ,主要方法 ,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及标记辅助轮回选择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轮回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成果及其存在问题 ,提出了运用轮回选择进行棉花群体改良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作物 轮回选择 育种应用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