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北缘油茶对不同海拔生境的生理响应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油茶叶片生理指标对海拔高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和规律,为北缘油茶的推广提供相应理论依据,以舒城县晓天镇海拔100至800m的油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叶片细胞活性物质含量和活性,比较不同海拔油茶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从100 m上升到800 m,油茶叶片的MDA、Pro、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759.01%、294.39%和40.93%;POD、CAT和SOD3种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0.06%、165.32%和62.47%.油茶各项细胞生理活性物质指标与海拔高度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此可见,油茶的内在抗逆性随海拔升高而得到显著提高.中国油茶栽培正在向北缘地区推进,在生产中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运用水、肥、光等条件的调控等抗逆性栽培技术,从而提高植株的抗寒性.

关键词: 油茶 海拔 生理指标 抗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以苜蓿生长4年翻耕灭茬重新种植1年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轮茬处理(3年苜蓿-玉米-苜蓿记作T_1,3年苜蓿-高粱-苜蓿记作T_2),利用传统法测定苜蓿产量及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使用试剂盒测定根际土壤酶活性,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轮茬玉米(T_1)及轮茬高粱(T_2)后苜蓿产量分别是苜蓿连种(CK)的1.27和1.13倍;轮茬高粱使土壤pH、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轮茬玉米土壤总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轮茬玉米及轮茬高粱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不同轮茬均能减轻土壤容重,且轮茬高粱更为显著;与苜蓿连种相比,轮茬玉米与轮茬高粱土壤过氧化氢酶及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苜蓿连种土壤(P<0.05);借助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前3位高丰度表达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轮茬玉米与轮茬高粱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种群数量显著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5和1.39倍,且轮茬高粱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Chao、Sobs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苜蓿连作土壤(P<0.05);而在细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变形菌及厚壁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轮茬处理(P<0.05),而轮茬土壤中绿湾菌及浮霉菌要显著高于连作土壤(P<0.05)。综上表明,江淮地区轮茬较苜蓿连作更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稳定细菌群落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

关键词: 苜蓿 轮茬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酶活性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甜查理'草莓红叶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叶病主要危害甜查理草莓的叶片,造成死苗现象,发病速度非常快,严重时可造成整行或整个大棚草莓死亡.病原菌的鉴定是病害防控的基础,本研究对来源于皖北地区的草莓红叶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在PDA平板上呈放射状,菌丝的颜色逐渐从白色变为黑色,菌丝体具有分枝的和隔膜.分生孢子是梭形,并且由5个细胞组成.使用PCR法扩增该病原菌的ITS和18S rDNA的序列并进行DNA测序.根据测序的结果,对病原菌的ITS和18S rDNA序列的BLAST同源性对比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根据病原菌的外部特征和分子鉴定的结果证明引起安徽省甜查理草莓红叶病的病原菌为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本研究为草莓红叶病的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草莓红叶病 rDNA-ITS序列 拟多盘鞭毛菌 进化树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皖红16’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红16'为无限生长型番茄一代杂种。中早熟,第一花序着生节位为7~8节。成熟果红色,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00 g,果实硬度大,货架期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9%。保护地栽培产量135 t·hm~(-2)左右。耐低温弱光,抗叶霉病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适合江淮流域及相同生态区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SR标记以其数量丰富、多态性好、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在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绿豆基因组中的SSR标记依然较少。本研究将磁珠富集法和测序技术相结合高通量检测绿豆基因组SSR位点,鉴定出3,275,355个SSR位点,开发了2742个SSR标记。选取其中157个SSR进行PCR验证,发现有90个(57.33%)标记在10份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挑选40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标记对90份绿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单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2~8个,平均为3.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1~4.21个,平均为2.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23~0.76之间,平均为0.51。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2~0.72,平均为0.43。聚类分析将90份材料分为2个类群,包含4个组。第I组主要由北方资源组成,第Ⅱ组种质来源较为分散,第Ⅲ组主要由山东的资源构成,第Ⅳ组包含多数河北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开发的多态性SSR标记不仅可以用于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也将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绿豆 测序 SSR 引物设计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专用肥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新型小麦专用肥应用效果,以13种小麦新型专用肥为材料,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施肥(常规复合肥一次性基施)和推荐施肥(常规复合肥基施+拔节追尿素),施用新型专用肥后小麦分别增产-24.34%~2.72%和-11.82%~19.72%.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新型专用肥的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比传统施肥增加-9.97%~38.44%,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率分别提高-17.99%~19.67%、-18.96%~33.81%和-25.79%~69.04%.经主成分分析,总养分含量为48%的控失肥、保持性肥料、活性增效复合肥、活性尿素BB肥和控失增效二铵BB肥等5种新型专用肥的丰产增效综合效果较佳,可替代推荐施肥.

关键词: 新型专用肥 冬小麦 产量 氮素效率 主成分-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减量分施促进甘薯根系分化与块根膨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减氮运筹对甘薯根系生长发育、块根分化建成的影响,并讨论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高产高效甘薯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2016年和2017年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本部试验基地黄棕壤上以商薯19和徐薯22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以常规习惯基施氮100 kg/hm2 (FP)为对照,在减氮20%的条件下,设置3种氮肥施用方式:全部基施(JS)、全部块根形成期(移栽后35 d)追施(KS)、50%基施+50%块根形成期追施(FS).于移栽后35 d(块根分化建成后期)、80 d(块根膨大期)和收获期挖根取样,调查不定根数、不定根根长、粗根和单株有效薯块的根径范围、根尖数、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测定根系活力、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结果]与FP处理相比,JS处理降低了单薯重,使块根产量显著降低,KS处理显著增加了单株有效薯块数,使块根产量分别提高7.61%(商薯19)和11.74%(徐薯22),FS处理提高了单株有效结薯数和单薯重,使块根产量分别增加22.10%(商薯19)和21.37%(徐薯22).同时,FS处理较FP处理增加了块根形成期和块根膨大期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目,增强了根系活力,提高了地上部、根系及有效薯块干重和根系/地上部干重比值.相关分析表明,块根膨大期甘薯根系形态特征参数均与单薯重和产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将施氮量由100 kg/hm2减至80 kg/hm2,并将其中一半氮肥在块根形成期追施,可有效促进甘薯根系生长和有效薯块的早期形成,保证单株结薯数,同时还可维持生育后期较高的根系活力,提高块根膨大期生物量和分配比例,有利于薯块的膨大和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 甘薯 减氮 根系生长 块根分化建成 块根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唑酰草胺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农药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酰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酰草胺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酰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6.5、106和91.4 d;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06、130和127 d;水稻田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62、219和188 d。研究表明,三唑酰草胺在水稻田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其他2种试验条件下。

关键词: 三唑酰草胺 土壤 降解 三唑啉酮类除草剂 风险评估 生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荷花新品种‘粉国色’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粉国色’是由‘粉魁’和‘大紫玉’杂交筛选而成的观赏荷花新品种。重台,大株型。立叶高75~92 cm,叶径16~18 cm。花蕾桃形紫色,花色粉红。花态碟状,重瓣,花瓣85~103片,最大瓣长×宽为13 cm×5 cm,花径23~26 cm。

关键词: 荷花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绿茶粉对绿茶面包加工过程中色泽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微绿茶粉为原料,研究绿茶面包加工过程中和面、发酵、烘烤3个加工工序关键节点处色泽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烘烤工序对色泽变化影响较大;当超微绿茶粉的添加量增加时,L*、a*值都显著下降,而b*值却先显著上升而后缓慢下降,在超微绿茶粉添加量(质量分数)为4%时,b*值最大.茶多酚含量随超微绿茶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各个加工工序的进行均造成茶多酚含量的减少,其中烘烤工序对茶多酚含量减少影响最显著.绿茶面包颜色感官评分随着超微绿茶粉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超微绿茶粉添加量(质量分数)为4%时,评分最高.通过不同方法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色差仪测定与化学方法测定茶多酚含量、感官评定法间相关性较好.

关键词: 超微绿茶粉 面包加工过程 色泽 茶多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