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倩倩 1 ; 陈欢 2 ; 张存岭 3 ; 乔玉强 2 ; 陈天河 4 ; 徐汝民 4 ; 唐俊 1 ; 曹承富 2 ;
作者机构: 1.阜阳师范大学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安徽省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
4.安徽省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新型专用肥;冬小麦;产量;氮素效率;主成分-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1186-11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不同新型小麦专用肥应用效果,以13种小麦新型专用肥为材料,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施肥(常规复合肥一次性基施)和推荐施肥(常规复合肥基施+拔节追尿素),施用新型专用肥后小麦分别增产-24.34%~2.72%和-11.82%~19.72%.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新型专用肥的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比传统施肥增加-9.97%~38.44%,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率分别提高-17.99%~19.67%、-18.96%~33.81%和-25.79%~69.04%.经主成分分析,总养分含量为48%的控失肥、保持性肥料、活性增效复合肥、活性尿素BB肥和控失增效二铵BB肥等5种新型专用肥的丰产增效综合效果较佳,可替代推荐施肥.
- 相关文献
[1]氮密互作对淮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冠层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黄波,张妍,孙建强,陈翔,张林,朱玉磊,刘惠惠,魏凤珍,宋有洪,李金才. 2019
[2]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应. 夏伟光,武际,高凤梅,王允青,郭熙盛. 2014
[3]控释氮肥拔节期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敏,武际,韩上,雷之萌,朱卫生,张秋,汪建来,朱林. 2017
[4]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吴子峰,刘倩倩,郑良勇,张存岭,乔玉强,陈天河,徐汝民,唐俊,曹承富. 2020
[5]播期和密度对淮北地区皖麦52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6]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荧光动力学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7]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8]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曹承富. 2014
[9]黄淮区不同年代冬小麦主栽品种根系性状及氮素利用率的差异. 陈欢,陈阜,乔玉强,郑成岩,邓艾兴,曹承富,张卫建. 2019
[10]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华伟,陈欢,赵竹,乔玉强,杜世州,曹承富. 2015
[11]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12]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武文明,李金才,陈洪俭,魏凤珍,王世济. 2011
[13]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2025
[14]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15]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16]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17]安徽沿淮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冬小麦精准播期研究. 杨书运,严平,钱坤,江波,张鑫童. 2012
[18]基于星载SAR的冬小麦估产模型比较分析. 陈磊,范伟,陈娟,荀尚培,何彬方,张宏群,任竹. 2015
[19]星载SAR在涡阳县冬小麦测产中的应用. 范伟,荀尚培,杨元建,何彬方,张宏群,吴必文,高锷,孙喜波,陈磊. 2013
[20]夏闲期降水对黄土旱塬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全九,柴晶,王翔翔.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作者: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土壤肥力;生态区;安徽省
-
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关键词:黑麦草;污泥/改性污泥生物炭;生物量;养分吸收;土壤养分
-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
作者: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吴子峰;乔玉强;李玮;张向前;赵竹;丁永刚;侯君佑;储艳梅;韩佩杰;杜世州
关键词:农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产托管;安徽省
-
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作者: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关键词:小麦;光能利用率;光能资源利用;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产量
-
基于宏基因组分析菌渣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多样性
作者:刘雪;闫晓明;唐俊;徐道青
关键词:菌渣;宏基因组测序;微生物;有机肥
-
改性凹凸棒土对猪场粪污重金属铜的吸附研究
作者:商海军;肖梦启;王双凯;张睿;唐俊;刘讯;闫晓明
关键词:改性凹凸棒土;猪场粪污;重金属;铜;吸附
-
大豆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作者:张向前;杜世州;乔玉强;曹承富;李玮;赵竹;陈欢;丁永刚;尚云秋
关键词:大豆;根干质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