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498条记录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外食品工业 2022

摘要:为了探究博望区水稻生产过程中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该研究共设置习惯施肥(CK)、配方施肥(T1),配方施肥减量+25%有机肥(T2)、配方施肥减量+50%有机肥(T3)、100% 有机肥(T4)5个处理,对水稻生物学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有所增加,T4处理的水稻产量有所降低;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随着有机肥替代量逐渐增加,净增产值逐渐降低,因此25%有机肥替代施肥效果最优。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探讨中药渣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不同比例对水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提质增效和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以中药渣有机肥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CK)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0%、25%、50%、75%、100%6个处理,研究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不同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下以合理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增加有效穗数.25%有机肥替代化肥增产最高,比单施化肥增产9.06%.本试验条件下,回归计算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比例为35.3%,产量可达到9057kg/hm2,有机氮替代比例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生长和氮肥利用率.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等氮量替代条件下有机肥施用比例25%~35%是较理想的施肥比例.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比例 氮肥利用率 水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马铃薯品种在阜南县的适应性比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阜南县是安徽省马铃薯主产县之一,由于马铃薯品种类型单一等问题,限制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促进马铃薯新品种在阜南地区的推广应用,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特引进了国内马铃薯优质品种8个,开展了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差异不大,均为中早熟品种,但农艺性状及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兴佳2号、中薯20和中薯早34长势好且整齐,同时产量和商品率也较高,分别比对照费乌瑞它增产45.4%、34.5%和28.3%,适宜在阜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产量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杂交籼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杂交籼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推广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穗型品种超优10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30为材料,设置4个钵苗机插密度处理(D1:33 cm×12 cm,D2:33 cm×14 cm,D3:33 cm×16 cm,D4:33 cm×18 cm),分析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群体茎蘖消长动态、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1)杂交籼稻主要生育期群体茎蘖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而减少;与低密度处理相比,大穗型品种高密度处理的成穗率更高,穗粒兼顾型品种成穗率受机插密度影响较小。(2)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而下降,但叶面积衰减率降低、粒叶比增加。(3)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大穗型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分别以D3处理和D2处理抽穗期群体质量较优,粒叶比大,叶面积衰减率低,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从而获得高产。(5)机插密度主要通过调控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影响产量。(6)水稻有效穗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显著减少,而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增加,结实率有所降低,千粒重受影响较小。【结论】钵苗机插配套栽培大穗型杂交籼稻品种宜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在足穗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更有利于高产;穗粒兼顾型品种需协调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关键词: 钵苗机插 杂交籼稻 栽插密度 茎蘖动态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氮不同替代量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矿质态氮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研究不同有机氮替代量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为该地区辣椒优质高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有机替代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相较于全量化肥,有机替代处理的辣椒产量增加2.3%~13.1%。辣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降低17.4%~31.2%,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则分别提高4.4%~11.5%和23.9%~63.5%。有机替代能够显著降低设施土壤中铵、硝态氮的累积,相较于全量化肥处理,有机替代处理0~10和1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减少24.6%~34.7%和6.7%~18.4%,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44.6%~55.7%和22.7%~40.8%。该试验条件下,有机氮替代50%时最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品质以及减少土壤矿质态氮积累。

关键词: 有机替代 辣椒 产量 品质 硝态氮 铵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 2021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设施西瓜为研究对象,共设置3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研究各施肥处理西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与CK1和CK2相比,BOF处理西瓜单瓜重分别显著提高120.0%~128.1%和13.2%~17.7%,产量分别显著增加99.5%~134.7%和8.2%~9.8%。BOF处理西瓜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BOF处理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与CK1和CK2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30.1%~37.2%和13.7%~16.3%。[结论]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在设施西瓜生产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设施西瓜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沿淮稻茬小麦播期推迟是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探究播期和品种对稻茬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2017-2019年度小麦生长季选用20个品种,按照裂区设计,设置10月30日、11月14日、11月29日3个播期,定量解析了播期、品种对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播期、品种及品种和播期间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产值的影响均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呈下降趋势,10月30日后播种时,播期平均每推迟1 d产量下降24.81 kg·hm-2,产值降低48.19元·hm-2。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对播期的响应不同,11月14日之前播种时半冬性品种产量、产值总体高于春性品种,11月29日播种时半冬性品种产量、产值总体低于春性品种。晚播对产量、产值的影响与气候有关,灾害年份晚播影响更大。有效穗、群体库数量和库体积降低是晚播小麦产量、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品种间籽粒库质量(容重)差异也是引起产值差异的重要因子。供试品种中荃麦725、安农0711、皖西麦0638、紫麦19、涡麦9号、宁麦13、扬麦20、苏麦188等8个品种的产量、产值较烟农19均增加3%以上。

关键词: 稻茬麦 播期 品种 产量 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在水稻化肥减施增效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于2020年在肥西县进行了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在水稻上的试验示范,以明确侧深施肥的成效。结果表明,水稻侧深施肥可节肥4.9%~20.0%,增产3.70%~28.66%,化肥利用率提高3.7%~5.2%,可实现水稻减肥增效。

关键词: 水稻 配方施肥 侧深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量20%,江淮常规中粳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10%,或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20%+1次孕穗肥,均可以实现不减产(平产或略增),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稻 生物基包膜控释肥 侧深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氮不同替代量对西兰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研究不同有机氮替代量对西兰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该地区西兰花优质高产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有机替代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西兰花产量和品质。相较于不施化肥和全量化肥处理,有机替代处理西兰花产量分别提高30.6%~43.7%和4.7%~15.3%,其中有机氮替代30%时产量增加幅度最大。西兰花硝酸盐含量在有机氮替代30%时较不施化肥处理降低12.9%,替代50%时提高26.2%;维生素C含量在有机氮替代30%和50%时分别增加21.0%和2.9%。有机氮替代对西兰花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该试验条件下,有机氮替代30%时最有利于提高西兰花产量及品质。

关键词: 有机替代 西兰花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