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培肥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淹水和无水层栽培,秸秆还田的水稻产量提高,油菜秸秆和小麦秸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不同利用方式以覆盖效果较好。秸秆还田处理的后茬油菜产量比不施秸秆的提高1.8%~9.3%。对氮磷钾吸收的影响,常规淹水多于无水层栽培,但秸秆还田能促进氮磷钾的吸收利用。无水层栽培比常规淹水栽培的土壤有机质等养分提高,说明无水层栽培条件下更利于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和土壤对养分的保持。

关键词: 节水灌溉栽培 秸秆还田方式 产量 养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蚕颗粒体病毒AcMNPVORF38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利用昆虫病毒更好地防治害虫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从感病茶蚕幼虫的尸体中提取颗粒体病毒DNA后,进行酶切、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茶蚕颗粒体病毒基因组中一个1 484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和2个不完整ORF。完整ORF为666 bp,有典型Nudix结构域,其编码1个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的ORF38高度同源的基因,定名为AcORF38同源基因。2个不完整ORF分别编码p47蛋白基因的C-端和p24基因的N-端。[结论]茶蚕颗粒体病毒与卷蛾科宿主中颗粒体病毒亲源关系较近,而与夜蛾科宿主昆虫中颗粒体病毒较远。AcORF38同源基因与编码NTP焦磷酸水解酶的基因高度同源,可能与病毒的复制和DNA损伤的修复过程相关,也可能与入侵寄主的过程相关。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AcMNPV-ORF38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普通烤房低成本密集型改造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2种由烤烟普通烤房改建而成的密集烤房及其应用效果。与原普通烤房相比,普改密烤房内温湿度更加均匀、排湿可控性增强、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提高、烤烟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减少等。烟叶与热源并列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1倍,改建成本3 000元左右;烟叶与热源上下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60%,改建成本仅1 000元左右。使用普改密烤房只需单项电源,供热系统材料成本低廉、取材方便。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烤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钙素营养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葡萄缺钙表现的症状及原因、葡萄对钙的吸收、运输和分布、钙的生理功能、钙防治果实生理病害的作用机制、钙对果实生理病害的影响、葡萄果实耐贮性研究、葡萄增钙措施等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并就今后葡萄科研和生产钙素营养的吸收与调控技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葡萄 钙素营养 调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钾肥对砀山酥梨叶片钾素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目的】为改善砀山酥梨树体营养状况,提高果实品质;【方法】在砀山酥梨果实发育期(4~8月),对叶面喷施不同水平(0.2%,0.4%,0.6%)钾肥(KCl)4次。【结果】结果表明,喷施钾肥提高了砀山酥梨叶片钾素含量;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以及果肉硬度;增加了叶面积、百叶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结论】综合果树生长状况、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在果实膨大期(6~8月),叶面喷施2~3次0.4%KCl效果最佳。

关键词: 砀山酥梨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技术对迟熟中粳糯稻“皖稻68”产量影响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高产优质高效的水稻施肥技术,在大田条件下,以迟熟中粳糯稻"皖稻6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不同追氮时期和不同氮磷钾比例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追氮时期和不同氮磷钾比例对产量有显著影响;(2)施氮量300.0kg/hm2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337.5kg/hm2处理产量次之,产量如果要获得10000kg/hm2以上生产水平,需施纯氮300.0~337.5kg/hm2;(3)在施氮量为300.0kg/hm2、氮肥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7:3、追氮时期在倒4叶至倒3叶期时,产量最高;(4)施氮量为300.0kg/hm2、基蘖肥和促花肥比例为7:3、氮磷钾比例在1:0.3:0.3~0.6时,有利于"皖稻68"高产。

关键词: 施肥技术 产量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烟区青枯病病原菌生化型初步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皖南不同烟草青枯病区采集分离15个菌株,通过对有代表性的8个菌株的培养性状、扫描电镜观察、致病性试验,以及菌株对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和甘露醇、山梨醇、卫茅醇的利用能力和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青枯病菌属烟草青枯菌生化型Ⅲ。

关键词: 烟草 青枯菌 生化型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新型农民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在系统阐述农民素质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了中国农民素质的现状及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优质稻米食味与理化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6年安徽省各地推广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4个理化指标与食味构成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80.8%。籼稻的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蛋白质含量、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粳稻食味构成因子与长宽比、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等几个理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76.3%。粳稻的外观、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透明度、长宽比和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并对食味与理化品质性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

关键词: 稻米 食味 理化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鸡蛋研发现状及安徽优质蛋鸡业科技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国内优质蛋鸡业概况、影响蛋品质的因素、育种技术及安徽优质蛋鸡业科技策略,以更好地了解安徽优质蛋鸡业发展潜力,使安徽优质家禽业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优质鸡蛋 优质蛋鸡 平衡育种 蛋品质 科技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