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改善树体结构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改善砀山酥梨树冠内膛光照条件,提高果实品质。采用回缩或疏除上层骨干枝的方法,改造疏散分层形的树体结构。结果表明,适当缩小上层树冠冠幅,可显著改善树冠内膛的光照条件,降低果肉石细胞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采用开心形整形方法对产量有影响外,其他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树冠内膛光照状况、果实内外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上层冠幅应控制在下层冠幅的1/3以内。


氮肥运筹技术对直播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08
摘要:在相同落谷量、等氮量条件下,氮肥基施比例过多,不利于直播早稻萌芽而影响成苗率。茎蘖增长速度与最高分蘖数随基施氮肥比例增加而提高,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而使成穗率降低。前期基蘖肥高时可促进早稻的地上部分生长,以及物质运输,有利于早稻分蘖,但也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穗肥比例,可增加地上部分干物重,保持后期根系活力,并提高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直播早稻的基、蘖、穗的氮肥适宜施用比例为602∶02∶0,可保持较高的成穗率,适宜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使群体发展比较合理,产量表现最高。


果实套袋对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善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外观品质,选择不同的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研究在砀山地区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双光油纸袋的处理;(2)5月25日套单层塑料膜袋后,6月15日套双光油纸袋的处理;(3)5月5日套单层木浆纸袋处理;(4)9月1日或9月10日摘除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双油光纸袋组合的果袋处理;(5)9月10日摘除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木浆纸袋组合的果袋处理,均达到兼顾内在品质,改善砀山酥梨果实外观品质的目的。


安徽省橡实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安徽林业科技 》 2008
摘要:橡实是泛指除大量栽培种板栗以外的壳斗科Fagaceae植物种子的总称。我省橡实资源丰富,尤其是橡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大都没有开发利用;作者分析了麻栗、栓皮栎、茅栗、青冈栎等多个树种果仁的淀粉含量与油脂含量,并提出充分发挥该类资源优势、扩大利用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的对策。


皖南烟区2株烟草内生菌的分离和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皖南烟区2株烟草内生菌细菌与烟草青枯病的相互关系。[方法]从烟草植株中分离获得2株内生菌,对这2株细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23 s rD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这2株细菌属与肠杆菌属,与杨树内生菌(Enterobacter sp.638)、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的亲源关系紧密。[结论]分离的这2株肠杆菌属的内生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烟草发病,也是烟草的病原菌,这需更深入的进行研究。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皖稻111为材料,在施氮量为225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时期氮肥施用比例对双季晚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依产量从大到小排序,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依次为7∶3、6∶4、8∶2、9∶1、5∶5、10∶0、0∶0,以前期基蘖施氮量占总施氮量为70%时产量最高;②随着基蘖肥比例的降低、穗肥比例的增高,稻米加工品质提高,外观、营养品质有先升后降的趋势;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为6∶4和7∶3,能较好地协调产量和品质。


淡水白鲳鱼种急性药物中毒成功解救实例
《科学养鱼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一、塘口条件及基本放养情况塘口面积333米2,水深1.7米,为淡水白鲳鱼种专养池,配备有功率为1.5千瓦叶轮增氧机一台。池中存有白鲳鱼种4.5万尾,规格为15~17克/尾。因鱼种放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