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地方优质枣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促进安徽省不同地区枣产业发展。[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安徽地方5个不同品种(或优株)的枣进行了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皖枣1号的感官品质最好,繁昌长枣的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381.01 mg/100 gFW、29.6%,泗枣1号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达0.409%。[结论]皖枣1号是最适合在安徽地区发展的优质鲜食枣。


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性状相关性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采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数据,分析了棉花产量、品质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株高和第1果枝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皮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单株结铃数(r=0.7930**),其次是单铃重(r=0.5177**)和衣分(r=0.4885**)。皮棉产量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整齐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产量与纤维品质的矛盾有待通过新品种选育加以解决。


安徽省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获得安徽地区最佳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和播种期,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促进稻草秸秆还田。[方法]2009年以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开展春马铃薯不同稻草覆盖模式和播种期对比试验,对出苗期、成苗率、产量、大中薯率和稻草还田率等综合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各个小区中,出苗最早的均是稻草+地膜覆盖模式的处理。4月1日测量时处理2马铃薯植株高度仅为9.25cm,而处理1稻草覆盖植株高度为13.25 cm,稻草+地膜覆盖植株高度为16.50cm。4个不同播种时期,均以稻草+地膜覆盖模式马铃薯产量和大中薯率最高。稻草+土覆盖模式稻草秸秆还田效果最好。[结论]江淮地区在2月2日前后采用稻草+土覆盖进行马铃薯栽培较为合适,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稻草还田效果好等优点。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方法]以皖稻153的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为试验材料,直播田中母本1892S于6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1~72 d,移栽田中母本1892S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6~77 d。待种子成熟后,取3个田块进行实际测产,并随机抽取10穴植株测定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研究母本1892S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结果]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的播差期,直播田较移栽田推迟4~5 d为宜。直播田的有效穗增加,每穴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相应减少。直播田的平均实际产量为143 kg/hm2,移栽田为185 kg/hm2。[结论]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具有省工、节能和效益高的特点,应提倡和推广该项新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不同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筛选优质高产的玉米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6个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供试品种的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正向和负向效应。穗长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为:NS226>HA8-2>鲁1056>EGM-1>系1523>KS4455,穗粗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为:EGM-1>KS4455>HA8-2>NS226>鲁1056>系1523,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为:EGM-1>鲁1056>NS226>HA8-2>系1523>KS4455,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为:HA8-2>EGM-1>系1523>鲁1056>NS226>KS4455。穗长、穗粗、行粒数和千粒重的特殊配合力变异范围分别为:-2.040~1.968-、0.268~0.406、-4.158~3.933和-19.2~59.9。杂交组合NS226×HA8-2、KS4455×EGM-1、系1523×HA8-2的产量分别为7 7407、398和7 602 kg/hm2。[结论]不同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不同性状的配合力不同。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更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


安徽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工作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摘要:全省玉米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随着耕作栽培制度改革和品种更换,安徽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了明显变化,玉米大斑病、矮花叶病等一些重要病害发生减轻;亚洲玉米螟心叶期危害较轻而穗期较重;一些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粗缩病日趋严重,南方锈病发生普遍。其原因是病原致病力提高导致品种抗性丧失、免耕及密植等栽培技术改变、环境及气候变化等条件利于发病。应该调整防治思路,引入新的理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防治成效。


有机烟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烟草的无害化主要是减少或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农业产品增加的外来危害和潜在危害,在烟草制品中控制化学农药的残毒。在烟叶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机生产的方式,研究关键技术或集成已有成果,消除"公害"源,使人为的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生产的烟叶除了由自身生理代谢所产生的TSNA、苯并芘、去甲基烟碱等"本底有害物质"外没有更多附加外来有害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