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郑单958产量及农艺性状效应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对郑单95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尿素为供试氮肥,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下郑单958在本地区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效应。[结果]在相同的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千粒重逐渐增加,穗粒数逐渐减少,其他性状无明显差异。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一定密度时又有所下降。在一定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郑单958的产量也相应增加。在相同氮肥处理的情况下,不同密度处理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密度时又有所下降。郑单958在该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最适宜的追肥量为225.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郑单958在江淮地区的合理种植奠定了基础。


长毛兔繁殖行为的观察
《中国养兔 》 2009
摘要:《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先人对兔子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两性行为表现差异上的细微描写。在养兔生产中,掌握家兔繁殖行为,是科学、合理、正确、有效的饲养管理,提高受胎率、产仔数、成活率的基础。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兔的经济效益。现


“诚、恒、硬”——三大基石支撑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壮大
《安徽科技 》 2009
摘要:企业的发展壮大,有人说:"靠诚信",有人说:"要持之以恒",有人说:"凭过硬的产品"。是的,这些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如果这三者都凝聚在一个企业会


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地区的生态适应性。[方法]引用国家东南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在凤阳和阜南种植的结果,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这2组玉米生育期内所处的生态条件及产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光、温、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抽雄期前后是对玉米影响最大的时期,应将玉米的抽雄期置于光、温、水三者协调的时段。[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玉米杂交种的栽培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甘薯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甘薯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抗旱性高的品种美国红和抗旱性差的姑娘薯为试材,将培养苗转入聚乙二醇(PEG-6000)的1/2 Hoagland培养液中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24 h后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结果]水分胁迫处理后,抗旱品种美国红的叶绿素含量、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2)下降幅度均显著小于不抗旱品种姑娘薯,而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相对增幅显著大于姑娘薯,这说明在水分胁迫下,美国红仍能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其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提高,有助于缓解环境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论]甘薯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密切相关,利用其鉴定甘薯品种抗旱性是可行的。


安徽省玉米主产区生产现状调查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对安徽省玉米主产区的玉米种植品种、种植密度和施肥状况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主产区玉米平均密度为64905株/hm2,与9000kg/hm2的目标产量密度基本相适宜,但偏稀和偏密的现状同时存在;品种多乱杂与品种类型相对单一并存;施氮量202.5kg/hm2左右,但施氮量偏高和偏低也较普遍。建议从推广应用优良品种、规模种植和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栽培技术和加强控释肥料研究应用、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玉米生产技术的信息化研究等方面,进一步促进玉米生产。


优质早熟糯玉米皖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皖糯2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选自交系"3A"作母本,自选自交系"WN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


美洲星在大渡口镇和胜利镇棉花应用上取得良好效果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2009年6月11日,安徽省农科院科研处联合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在东至县大渡口镇和胜利镇城北村——安徽省农科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单位,组织省农委、安农大、安大等9位专家对余永芳户、檀国贺户、余旺水户等种植棉花应用美洲星的情况进行现场考评,通过田间棉苗素质考察,听取了农户应用情况的汇报,同时对美洲星多功能液体肥在棉花(苗期)上的应用推广效果进行田间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