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近年育成的10个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系)为直播材料,依品种在直播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穗重进行划分为大中小3种穗型,研究其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结果表明:3种穗型水稻以中穗型水稻品种在直播栽培条件下产量较高,主要原因是其在较高有效穗的基础上增加了穗粒数,即颖花量显著增加。同时其产量的提高也依赖于关键生育期较高的LAI和高的干物质积累量,高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表观转换率和转化率,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成穗率等源库协调的群体质量特征。依据不同穗型品种产量及群体质量特征,对直播稻品种的合理选用及高产途径进行讨论。
关键词:
直播稻
穗型
产量
群体质量特征
《安徽农学通报
》
2008
摘要:本文针对江淮地区农业生态条件、种养业链接现状,通过应用单位耕地年产可消化生物量(DBYHY)新理论,提出江淮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可实施并具有代表性的一些DBYHY生产模型,并通过总消化养分校对公式(TDNc)测算了含有秸秆与牧草在内的各模型的TDNc数值,以说明秸秆与牧草在江淮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替粮增值作用,以供将来深入研究秸秆与牧草的无公害饲用化对优化本地农业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影响作参考。
关键词:
DBYHY
秸秆
牧草
江淮地区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科技管理
》
2008
摘要:乡村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粮食危机,进而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且直接关系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可持续转化,社会经济形态的可持续延伸,以及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援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政策、手段和措施,扶持农业、农民和农村尽快致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粮食危机
农业科技
可持续发展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构造施肥模型时,其结构设计和因子选择多依赖先验知识,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主观性。该文针对这些问题,采用GP构造初始施肥模型,再利用GA优化初始施肥模型参数,得到最优施肥模型。同时改进GP/GA初始种群的产生方法,减少了GP/GA进化代数,提高收敛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给定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得到很准确的模型,为施肥模型在广大农村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施肥模型
智能计算
遗传规划
遗传算法
适应度函数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美洲星、庄福星是安徽省农科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并进口主原料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其中,美洲星主要成分为KOM+微量元素+氨基酸;庄福星主要成分为KOM+大、中、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以合肥富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鹅场饲养的70日龄朗德鹅为试验动物,随机抽取放牧和舍饲条件下的健康朗德鹅各20只进行试验,测定了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和舍饲2种饲养方式朗德鹅的血清镁离子含量差异极显著,尿素氮和白蛋白含量差异显著,而血清钙、钠、无机磷、葡萄糖、总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朗德鹅
放牧
舍饲
血液
生化参数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芝麻隐性核不育系0176A为材料,采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法研究分析0176A酯酶同工酶(EST)谱带数量和活性强弱与其育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蕾期的叶片和花药中,0176A不育株与可育株EST的谱带数量和活性强弱均有一定的差异,即不育株叶片、幼蕾和开放花花药中EST条带数多于相应的可育株,在PI 5.18时可育株比不育株酶活性强。利用EST这种表达上的差异性,可为快速鉴别出芝麻不育株和伪杂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芝麻
酯酶同工酶
超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
不育株与可育株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当前,油菜、小麦正处于单纯的营养生长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关键时期。油菜于2月底进入抽薹期,小麦于3月5~10日进入拔节期。这段时间油菜、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此时给油菜、小麦追施肥料,对补充作物营养,促进它们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进而提高作物产量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安徽农学通报
》
2008
摘要:对池州市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该地区颇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建议。
关键词:
阳光工程
农村劳动力
存在问题
《农业科技管理
》
2008
摘要: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经在全国的部分地区试行。文章主要从职工惯性思维、人员比例失调、缺乏配套政策、人事管理制度以及领导意愿等角度,分析了岗位设置管理中存在的新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深入调查、科学设岗和强化监督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岗位设置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