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土壤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等氮量条件下,研究抛秧和移栽等栽培方式的氮肥运筹对晚稻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的氮肥运筹对晚稻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与氮肥运筹方式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且相关的趋势基本一致。产量、氮肥利用率与氮肥基施比例呈抛物线关系,抛栽当氮肥基施比例为47.61%(南陵)和38.70%(池州),移栽为53.38%时,产量达到最高,氮肥利用率以抛栽当基肥施氮比例为42.97%,移栽为40.88%时,氮肥利用率最高。以目标产量相适宜的施总氮量条件下,抛秧为35~45%、分蘖肥为30%、穗肥为25%-35%,移栽晚稻基肥为45%~55%、分蘖肥为30%、穗肥为15%~25%,利于晚稻干物质积累,可保持较高的分蘖成穗率,使群体发展比较合理,增加抽穗后的物质积累与运转,以及适宜的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形成高产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关键词: 双季晚稻 不同栽培方式 氮肥运筹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美洲星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上的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主要由稻飞虱传播。近年来,在全国各粳稻区均有发生,出现暴发流行趋势,造成水稻严重减产。2003~2004年,仅江苏省苏北地区就造成几十万亩水稻绝收。


甘薯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分析及数目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根据植物抗病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甘薯高抗茎线虫病品种AB94078-1、感病品种徐18及其8个后代品系进行PCR扩增。获得15个具有完整氨基酸读码框的片段,均具有NBS类抗病蛋白4个保守基序,其中5个片段含LRR结构。利用从亲本AB94078-1扩增的R510-AB作为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其在基因组中存在多个拷贝,并估计其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目,克隆新的甘薯RGA序列,为进一步获得甘薯抗病基因打下基础。
关键词: 甘薯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NBS-LRR Southern杂交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关于乡村社会自然资源可持续转化问题
《农业科技管理 》 2008
摘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转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是资源向财富转化的源头;资源可持续转化的实现是资源向财富转化与财富向资源反馈的辩证统一过程;资源向财富转化的每个环节都应当通过实物或货币的形式实施对自然资源的养护;政府和企业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关心和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全社会都应当牢固树立养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念和重视农业的思想,不遗余力地为乡村自然资源可持续转化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可持续转化 养护 环境 农业、农村、农民 可持续发展


庄福星、美洲星在当前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农历春节就要到了,广大农民朋友都沉浸在春节的吉祥喜庆之中。但如果您想要农业丰产丰收,千万不要忘记田间管理。


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之路
《安徽科技 》 2008
摘要: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发展模式,对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的扩大提出了新的期许,对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由于受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双重约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尤其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