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施伏芝 1 ; 罗志祥 2 ; 阮新民 2 ; 倪金龙 2 ; 苏泽胜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杂交水稻;协优52;制种技术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09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27-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协优52(协青早A/OM052)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协优52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协优52的高产制种技术。
- 相关文献
[1]杂交中籼协优9019高产制种技术.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民,苏泽胜. 2006
[2]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03. 罗彦长,吴爽,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张端品,杜士云. 2005
[3]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协优52的选育与应用.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倪金龙. 2008
[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选育光敏不育系3418S上的应用.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 2002
[5]籼粳交组合甬优1540钵育机插超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群体光合特征. 吴文革,WU Wenge,XI Min,习敏,XU Youzun,许有尊. 2017
[6]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 Zhu qisheng. 2011
[7]杂交中粳金奉19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 吴文革,潘泽义,孙明,杨可胜,陈文彬,产焰坤,陈周前. 2006
[8]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杨联松,王伍梅,张效忠,白一松,王步林,陈文彬. 2009
[9]杂交中粳稻T优5号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占新春,张培江,付强. 2010
[10]两系杂交籼稻皖稻79制种技术研究. 王德正,王守海,李成荃,罗彦长,宛麟,胡先文,吴爽,杜士云. 2003
[11]玉米隆平702选育与制种技术. 陈恩银,韩坤龙,产焰坤. 2015
[12]粳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Ⅲ优98的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研究. 许传万,胡燕祥,但芳,杨静波,吴家道,赵和平. 2006
[13]杂交中籼两优669在江淮地区高产制种技术.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民,从夕汉,吕孝财,李定波. 2015
[14]超级稻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张毅,陈文彬,易保兵,钱征,周守年. 2012
[15]皖稻88高产制种技术. 许传万. 2007
[16]杂交中籼稻协优759的选育及应用.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12
[17]杂交中灿K优绿36高产制种技术. 杨前进,叶平. 2000
[18]玉米隆平206高产制种技术. 陈恩银,产焰坤. 2013
[19]皖稻93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王美琴,杨前进,胡振大,苏瑶,徐启才,王齐年. 2003
[20]杂交中粳六优121高纯度高产量制种技术. 庆瑢,龚秀东,王前超,秦波,姚卫清.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气象因子日效应的稻米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岳伟;陈曦;曹强;陶杰;阮新民
关键词:稻米品质;气温;辐射;日较差;评价模型
-
早熟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7871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作者: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制种
-
水稻颖壳类病斑突变体glmm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作者:徐欢;周涛;孙悦;王木妹;杨亚春;马卉;李浩;徐大伟;周海;杨剑波;倪金龙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类病斑;硅转运蛋白;基因定位
-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7011S;选育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
作者:罗彦长;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两优1976;高产;优质;选育
-
高配合力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6022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6022S;选育;配合力
-
籼型两系不育系191S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191S;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