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低温浸渍处理技术的蓝莓酒酿造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蓝莓果实经打浆、添加果胶酶0.02 g.kg-1及酵母0.05 g.kg-1于16℃条件下进行低温浸渍预发酵处理后,再经调整成分、接种酵母发酵、陈酿、澄清等工艺酿制蓝莓果酒。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酿酒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及SO2用量对酿造蓝莓酒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原料经16℃浸渍预发酵72 h后,以Y13为酿酒酵母,在接种总量为0.2 g.L-1,发酵温度25℃,SO2用量40 mg.L-1的条件下酿造的蓝莓酒,经陈酿后酒液呈深宝石红色,澄清透明,口感醇厚,且带有浓郁的玫瑰花香。


荷叶茶饮料智能化生产线与工艺研发
《饮料工业 》 2011
摘要:介绍了荷叶茶饮料智能化生产线流程、主要设备配置以及工艺技术参数。实践表明,按此智能化生产线和工艺流程加工的荷叶茶饮料,其感官品质和各项理化、卫生指标良好,符合现代茶饮料标准。


缓释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试验初报
《中国植保导刊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09年在安徽萧县的桃园使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缓释迷向丝进行了迷向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该缓释迷向丝对越冬代和1、2代梨小食心虫成虫具有较好的持续迷向效果,1次悬挂即可控制桃树整个生长期间梨小食心虫为害,迷向率在90%左右,对1、2、3代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6%。


浅析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与改善措施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1
摘要:在分析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符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的档案管理改善措施,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增强农业科技档案的服务能力。


安徽省沿淮地区小麦生产SWOT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SWTO分析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优势(生产规模和产量优势;光、热、水、土资源有利于小麦生长;产业基础较好)、劣势(自然灾害频繁、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机会(国家重视粮食安全、科技投入增加)和威胁(小麦单产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自然灾害的危害越来越大;病虫害加重;种麦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并提出实施惠农政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科技增粮工程,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提高小麦产业经济效益;发挥沿淮农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情况综述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 2011
摘要: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渣越来越多,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利用率还很低,大量的可再生资源菌渣被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总结了菌渣综合利用现状,指出了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