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62条记录
茶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植物科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全球重要的非酒精饮料之一,随着遗传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高抗性和高品质型品种的需求,通过遗传转化进行茶树定向改良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在回顾和总结茶树各遗传转化方法的特点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和概述了当前茶树遗传转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茶树外植体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并对"从活体植株上重新诱导分生组织"技术在茶遗传转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茶树;遗传转化;再生;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叶菜类蔬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叶菜类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农户习惯施肥(CK)、化肥减量28.5%配施有机肥(T1)、化肥减量31.4%配施有机肥(T2)及化肥减量31.4%配施有机肥和缓释尿素(T3)对乌塌菜和高秆白菜的产量、品质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3处理乌塌菜的单株鲜质量、叶柄长和宽、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7.32%、8.94%、7.32%和6.94%,高秆白菜的单株鲜质量显著增加9.91%.与CK比较,化肥减量处理(T1~T3)的乌塌菜和高秆白菜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7.69%~16.32%,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10.68%~13.72%,N吸收量提高5.18%~8.77%,K吸收量增加6.03%~17.78%.综上所述,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增加叶菜类蔬菜的产量,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养分吸收量,其中以基肥一次性施用商品有机肥300 kg·667 m-2、18-7-20配方肥40 kg·667 m-2、40 d缓释尿素8.37 kg·667 m-2处理(T3)效果最佳.

关键词: 乌塌菜;高秆白菜;化肥减量;产量;品质;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感水稻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产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化感水稻品种'PI312777'6173'和'6180'为研究对象,从水稻根、茎和叶中分离获得70株内生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区序列分析,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进一步以化感水稻'PI312777'分离得到的粘红酵母和塔宾曲霉为试验菌株,通过不同稀释倍数的真菌发酵液对非化感水稻进行MS半固体培养基育苗试验,研究化感水稻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非化感水稻萌发率、株高等形态指标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供试化感水稻品种中共分离得到17种内生真菌,经rDNA-ITS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为10个属,这些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曲霉属(Aspergillus)(29.63%)、青霉属(Penicillium)(16.67%)和镰刀菌属(Fusarium)(12.96%).不同稀释浓度塔宾曲霉发酵液对水稻幼苗生长均有促生作用,其中50倍稀释浓度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幼苗的株高、根长及POD酶活性.粘红酵母菌发酵液5倍稀释浓度可显著提高水稻幼苗的PAL酶活性并对水稻幼苗有促生作用.稗稻共生条件下,塔宾曲霉和粘红酵母发酵稀释液对水稻均有促生效应.本研究可为化感水稻内生真菌进一步应用于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 内生真菌;化感水稻;种类鉴定;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核不育系柱头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柱头性状是影响水稻不育系异交繁殖和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重要性状。为创制长柱头、高外露率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提供遗传信息,调查了短柱头、低外露率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和长柱头、高外露率的温敏核不育系紫泰S及其杂交、自交获得的F1、F2群体(350个株系)和F2:3群体(320个株系)的4个柱头性状,分析了4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2个世代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4个柱头性状间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262和0.895之间。柱头长度、花柱长度、柱头和花柱总长度(以下简称柱花总长度)均表现出受2对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除F2群体中柱花总长度的2对主基因表现为等加性效应和等显性效应外,其余均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 3个性状均表现出以主基因间的上位性效应为主; F2群体柱头外露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而F2:3群体则表现为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以主基因间的加性效应为主。2个世代中的4个柱头性状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关键词: 水稻 核不育系 柱头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模型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鸡蛋生产中影响蛋硒含量因素分析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是缺硒大国,食用富硒鸡蛋可便捷有效地解决缺硒问题。在富硒鸡蛋的生产过程中,不同硒源、添加量、饲喂时长以及日粮中其他维生素、微量元素、蛋氨酸等的添加均影响蛋硒的沉积。本研究对各因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安全、有效、经济地生产富硒鸡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富硒鸡蛋 硒代蛋氨酸 微量元素 维生素E 蛋硒转化率 蛋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走式双边桑树修剪机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桑树修剪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更加规范化的可调双边齐切式桑树修剪机.试验结果表明:当锯片转速达到3050r/min、进给速度达到0.65m/s时,修剪效果最佳,且锯切能耗最小.桑树修剪机的修剪宽度与修剪高度均可以调节,宽度在1.7~2.5m之间,高度在2.1~2.6m之间.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桑树修剪机可以适应不同的修剪高度与修剪宽度,最大漏割率仅维持在10%左右,且最小漏割率仅为3%左右,基本满足修剪需求,合格率接近90%,无论是树形还是修剪的断面均符合农艺的标准要求.

关键词: 桑树 修剪机 自走式 双边齐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析因法研究9~12周龄皖西白鹅氨基酸需要量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估9~12周龄皖西白鹅氨基酸需要量,本研究基于析因法原理选取9周龄皖西白鹅84只和成年健康公鹅16只,通过生长鹅屠宰试验和成年鹅氮平衡试验测定9和12周龄皖西白鹅胴体和羽毛氨基酸含量与成年公鹅排泄物氨基酸和肌酐含量。结果表明:9周龄皖西白鹅胴体和羽毛氨基酸组成(模式)与12周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9~12周龄皖西白鹅生长氨基酸需要量(模式)为:赖氨酸(Lys)1 803.16 mg/d(100)、蛋氨酸(Met)464.85 mg/d(26)、胱氨酸(Cys)775.56 mg/d(69)、苏氨酸(Thr)1 032.40 mg/d(57)、组氨酸(His)482.37 mg/d(27)、缬氨酸(Val)1 200.68 mg/d(67)、亮氨酸(Leu)1 862.72 mg/d(103)、异亮氨酸(Ile)1 043.63 mg/d(58)、精氨酸(Arg)1 203.58 mg/d(67)、苯丙氨酸(Phe)660.97 mg/d(37)、丝氨酸(Ser)1 322.75 mg/d(73)、脯氨酸(Pro)824.05 mg/d(46);维持氨基酸需要量(模式)为:Lys 172.29 mg/d(100)、Met 161.14 mg/d(94)、Cys 633.05 mg/d(367)、Thr 398.08 mg/d(231)、His 70.52 mg/d(41)、Val 548.26 mg/d(318)、Leu 626.06 mg/d(363)、Ile 362.46 mg/d(210)、Arg 506.62 mg/d(294)、Phe 299.31 mg/d(174)、Ser 882.53 mg/d(477)、Pro 693.37 mg/d(402);9~12周龄皖西白鹅饲粮氨基酸水平为:Lys 0.77%、Met 0.24%、Cys 0.55%、Thr 0.56%、His 0.21%、Val 0.68%、Leu 0.97%、Ile 0.55%、Arg 0.66%、Phe 0.37%、Ser 0.83%、Pro 0.59%。

关键词: 析因法 皖西白鹅 氨基酸需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区域语义和边缘信息融合的作物苗期植株分割模型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在自然环境下准确分割作物苗期植株,实现苗期植株定位及其表型自动化测量,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目标区域语义和边缘信息的作物苗期植株分割网络模型。以U-Net网络构建主干网络,基于侧边深度监督机制,引导主干网络在提取特征时能感知植株边缘信息;利用空间空洞特征金字塔构建特征融合模块,融合主干网络和边缘感知模块提取的特征,融合后的特征图具有足够的细节信息和更强的语义信息;联合边缘感知的损失与特征融合的损失,构建联合损失函数,用于整体网络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不同数据集的作物植株的语义分割像素准确率高达0.962,平均交并比达到0.932;与U-Net、SegNet、PSPNet、DeepLabV3模型相比,本文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平均交并比最高提升0.07,对自然环境下作物苗期植株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和泛化能力,可为植株定位、对靶喷药、长势识别等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作物苗期 植株分割 U-Net网络 区域语义信息 边缘感知模块 特征融合模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互作对弱筋小麦氮素利用与籽粒淀粉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氮磷对弱筋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及籽粒淀粉品质的影响,以宁麦13为材料,在施氮120kg/hm2(N1)、180 kg/hm2(N2)水平下,分别设置3个磷素水平(施P2O5水平为P1:60 kg/hm2,P2:120 kg/hm2,P3:180 kg/hm2),分析氮磷素对弱筋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使开花期植株单株氮素积累量和成熟期植株与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在N1水平下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单株转运量无显著差异,N2水平下随施磷增加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单株积累量先增加后下降,且N2P2和N2P3无显著差异。N2水平下弱筋小麦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转运率、贡献率显著低于N1水平;增施磷肥不利于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转运率、贡献率的提高。N1水平下弱筋小麦氮肥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高于N2水平;增施磷肥有利于氮肥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使氮素利用效率下降。施磷影响弱筋小麦淀粉粒度分布,增施磷肥提高了小麦A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降低B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增加了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回升值等参数。本试验条件下增加施磷量显著提高了弱筋小麦植株与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植株在开花后营养器官与籽粒的即时氮素积累量,进而提高氮肥生产效率;显著提高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进而提高淀粉黏度参数。

关键词: 弱筋小麦 磷素 氮素 氮素利用 淀粉 粒度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桑新品种'桑梓3号'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梓3号’是从安徽地方果桑品种‘珍珠白’(母本)和韩国‘大白珍珠’(父本)人工杂交获得的F1后代植株中系统选出的优良新品种。7年生嫁接树,树高2.2 m左右,树体茎干粗壮,枝条直立,侧枝较少,结果枝发达,皮青灰色,叶偏小,花单性。果实偏小,呈乳白色,花青素含量偏低,味甜,总糖含量超过15.0%,出汁率66.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以上。

关键词: 果桑 白色果实 杂交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