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皖南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姜超强 1 ; 李晨 2 ; 朱启法 3 ; 徐海清 3 ; 刘炎红 2 ; 沈嘉 1 ; 阎轶峰 1 ; 余飞 1 ; 祖朝龙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2.安徽省烟草公司

3.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碳汇;碳足迹;经济效益;轮作;再生稻;肥料利用率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22 年 31 卷 007 期

页码: 1285-12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种植模式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探明不同种植模式碳汇特征及经济效益,对于优化当地种植模式、发展低碳绿色农业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安徽皖南地区2020—2021年设置单季稻、烟稻轮作、稻麦轮作、再生稻种植等4种种植模式,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了各种植模式的净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系统地分析了各模式及作物的碳足迹构成、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处理经济净收益的大小表现为烟稻>再生稻>稻麦>单季稻.烟叶高产值保障烟稻轮作的高经济效益;再生稻种植的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为各种植模式中最高,其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合计为12921.5 kg·hm?2.(2)各处理净碳汇大小表现为稻麦>再生稻>单季稻>烟稻.再生稻N2O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比稻麦轮作分别显著降低37.2%和9.2%,再生稻生态系统的CH4和N2O分别占碳足迹构成的54.5%和18.0%.(3)通过控制农田水分、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对再生稻适当高留桩等方式降低CH4排放是再生稻种植模式减少碳排放的关键.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生态系统碳足迹构成中N2O、肥料和农膜所占总排放的比例均超过了20%,并且其劳动力(11.7%)和燃油(12.7%)所占比例远大于水稻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4)各种植模式中,烟稻轮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保障烟粮双丰收的高效种植模式,但是呈现负碳汇效应,因此,应重点加强该模式机械化生产和烟叶烘烤节能减耗方面的研究.而再生稻水稻产量高,且成本投入和碳排放较低,符合中国倡导的"双碳"理念,应在该区和类似区域大力推广.综上,该研究定量评价了皖南地区4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碳汇效应,为该区和类似区域农业节能减排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模式及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直播冬油菜氮磷钾硼肥施用效果研究. 韩上,武际,吴新民,胡鹏,李孝勇,胡润,朱学步,郭熙盛. 2015

[2]安徽省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模式效果评估. 王家宝,王文军,张祥明,袁嫚嫚,邬刚,孙义祥,马朝红. 2021

[3]巢湖流域不同轮作模式对水稻氮磷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评价. 浦潇,支玉鑫,李虹颖,陆银萍,熊启中,徐刚,叶新新,张卫峰. 2024

[4]促芽肥对再生稻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XI Min,习敏,XU Xiujuan,徐秀娟,WU Wenge,吴文革. 2017

[5]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 XI Min,习敏,WU Wenge,吴文革,WANG Jinggui,汪靖桂. 2017

[6]安徽省沿江平原双季稻3种栽培体系碳足迹. 王光宇,朱丽君,张扬. 2021

[7]安徽省淮北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丰产模式碳足迹研究. 王光宇,朱丽君,张扬. 2020

[8]安徽沿江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 胡现荣,武际. 2014

[9]稻油轮作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邬刚,胡润,耿维,王家宝,曹哲伟,孙义祥. 2018

[10]磷肥对紫花苜蓿及其根瘤生长的影响研究. 陆太伟,石雅飞,李进文,邹长明,王允青. 2013

[11]测土配方施肥对花生养分吸收和肥效的影响. 刘宏伟,张青交,袁嫚嫚,邬刚. 2013

[12]磷肥对羊屎豆及其根瘤生长的影响研究. 唐贤,魏子龙,刘健健,邹长明,王允青. 2013

[13]磷肥对绿豆及其根瘤生长的影响研究. 张晓红,邹长明,徐小康,张良军,王允青. 2014

[14]旌德县单季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刘金松,邬刚,王家宝,袁嫚嫚,陈俊阳,井玉丹,汪红明,郭熙盛,孙义祥. 2020

[15]安徽马铃薯肥料利用现状调查. 廖华俊,闫冲冲,王前前,杨月英,王家嘉,邬刚,陶珍,许志红,薛炳杰,柳西玉,孙建强,李雅洁,龚猛. 2019

[16]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提高肥效实现高产. 郑曙峰. 2011

[17]新型控释肥料对安徽沿江流域油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杨梦杰,王慧,程文龙,韩上,唐杉,卜容燕,李敏,高原,朱林,武际. 2024

[18]留茬高度对早籼类型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 2019

[19]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习敏,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陈刚. 2019

[20]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习敏,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陈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