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将486只5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试验1组)及含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试验2组)日粮,试验期54d。结果表明,试验1组及试验2组产蛋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18%(P<0.01)和4.73%(P<0.01);试验2组料蛋比和破软蛋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98%(P<0.05)和0.53%(P<0.01);对照组及试验2组平均蛋重比试验1组分别增加0.79%(P<0.05)和0.68%(P<0.05);试验1组及试验2组蛋黄颜色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2.8%(P<0.01)和37.2%(P<0.01);试验1组及试验2组蛋壳比例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14%(P<0.01)和4.98%(P<0.01);试验2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蛋鸡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豆粕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蛋品质。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豆粕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渗透胁迫下水稻根系核仁小分子RNA转录本变化的全基因组表达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fymetrix水稻60k芯片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PEG)模拟干旱时,水稻根系核仁小分子RNA(snoRNA)转录本的表达活性变化。在模拟干旱胁迫下,水稻根系snoRNA转录本表达有很强的品种特异性,干旱敏感品种爱华5号中共有23个snoRNA转录本活性发生变化且均表现为上调表达,而耐旱品种湘丰早119中仅有2个snoRNA转录本表达活性发生变化,也都为上调表达;转录活性发生变化的snoRNA转录本都为C/D框型,且在染色体上存在5处snoRNA簇;爱华5号和湘丰早119在模拟干旱胁迫下表达发生变化的snoRNA转录本有1个转录本重叠,且此转录本在爱华5号中表达活性是湘丰早119中的17.54倍。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水稻 根系 核仁小分子RNA 转录本 干旱胁迫


西花蓟马qRT-PCR与常规PCR快速检测比较
《植物检疫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其体型小、隐匿性强,因形态学鉴定必需成虫,存在不足。为此本研究以西花蓟马线粒体DNA的COI基因为模板,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西花蓟马qRT-PCR检测方法。该引物具有特异性,只有西花蓟马的荧光信号能被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1/10000头成虫,靶标DNA片段的稀释限为11.63拷贝/μL,而常规PCR法的检测限点为1/120头成虫。该检测体系与常规PCR相比,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对进出口检验检疫以及产品调运中入侵物种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巢湖流域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下农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野外定位观测试验,研究巢湖流域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下农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探索降低养分流失、提高湖区水质的有效耕作和施肥措施。2009-2010年结果表明,冬季麦田径流液总氮(TN)的浓度范围是2.12~4.34mg/L,溶解态氮(DN)约占TN的72%~92%,DN中又以硝态氮(NO3--N)为主,溶解态有机氮(DON)次之,铵态氮(NH4+-N)所占比例极小。径流液总磷(TP)浓度范围是0.095~0.360mg/L,颗粒态磷(PP)约占TP的51%~69%。DN和PP是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长期的保护性耕作可提高径流液TN、DN、NO3--N、DON和DP的浓度,降低PN和PP的浓度,但对NH4+-N和TP浓度无明显影响;氮肥后移一定程度上易增加追肥后短期内降雨径流液各形态N的浓度,但可降低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径流液各形态P的浓度。在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处理CT),麦田TN和TP径流流失量分别为1.065,0.079kg/hm2,占当季施N量的0.71%,施P量的0.24%。与处理CT相比,处理CTS(常规+覆盖)、NFP(氮肥后移)和NTS+NFP(少免耕覆盖+氮肥后移)TN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4%、21%和24%,TP流失量分别减少了20%、21%和24%。因此,保护性耕作和氮肥后移在保证小麦产量的前提下,可作为巢湖流域源头控制农田养分流失的主要措施。


虾蟹混养池塘套养细鳞斜颌鲴试验
《水产养殖 》 2012
摘要:青虾是我国淡水水域中的主要经济虾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消费市场旺盛,青虾适应性强,食性杂[1],繁殖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河蟹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青睐,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养殖逐渐兴起并得以迅速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索虾蟹池塘增效技术,笔者在安徽省无为养殖基地进行虾蟹池塘套养细鳞斜颌鲴试验,以期为虾蟹养殖业增效途径提供技术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为安徽惠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养殖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安徽分离株的鉴定及其gp85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从安徽省的黄羽肉鸡和罗曼蛋鸡中各分离鉴定出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克隆获得了2条相应的gp85基因序列,并与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两分离毒株与J亚群参考毒株同源性为82.1%~99.4%,分离毒株之间同源性为85.4%。其中肉鸡分离毒株与J亚群原型毒株HPRS-103同源性为97.1%,与J亚群国内毒株SD09TA04、SDYC02J同源性均为99.4%;蛋鸡分离毒株与HPRS-103的同源性为89.0%,与SD09TA04和SDYC02J同源性仅为88.6%。两分离毒株的gp85氨基酸序列出现突变和缺失,在高变区hr1、hr2变异明显。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2个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远,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原始病毒株。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安徽分离毒株 gp85基因 序列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