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2 30 1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 ,2 0 0 0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2 30 1S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 ,套袋自交不实率 10 0 % ,不育起点温度较低 ,在合肥不育期 30d以上 ;开花习性好 ,异交结实率高达 5 7%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优良 ,但直链淀粉含量过高 ;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分别为高抗 (1级 )和抗 (2级 )。

关键词: 籼稻 温敏核不育系 2301S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致病镰刀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345份采自安徽凤阳、蒙城、定远等地的水稻立枯病病样进行了分离 ,获得了 5 8个致病的镰刀菌单孢株系 ,经鉴定为 6个种 ,其中以串珠镰刀菌比例最大 ,占 6 0 .35 % ,砖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茄类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多隔镰刀菌所占比例分别为 10 .35 %、13.79%、5 .17%、6 .90 %和 3.45 %。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 ;病菌在根中部和根基部的侵染发病率高于根尖和茎基部。不同培养液培养镰刀菌的滤液可以引起相同或更严重的症状

关键词: 水稻 立枯病 镰刀菌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安3号株叶形态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华安 3号在不同稻作方式下 ,株叶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与水作相比 ,旱作叶片宽而厚 ,叶基角小 ,但因干旱胁迫 ,其叶面积和株高显著降低而影响产量 ;旱润节水栽培与水作相比 ,叶片宽而内卷 ,叶肉增厚 ,叶基角小 ,叶面积略有减小 ( 2 .2 % ) ,株高降低到 12 0cm左右 ,茎秆充实度加强 ,节间配置更为合理 ,生物产量并未因节水栽培而降低 ,产量因成穗多和结实率高而增加。

关键词: 华安3号 株叶形态 旱润节水栽培 旱作 水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胆碱+硫酸钠对肉鸭血液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在基础日粮相同的 1 68只肉鸭前 (1~ 1 4日龄 )、后 (1 5~ 4 2日龄 )期日粮添加 1 (对照 )、2、3、4四种不同水平的蛋氨酸、氯化胆碱、硫酸钠。结果表明 :4 2日龄 2、3、4组较对照组 ,日增重提高 1 4、1 3和2 2g/只 (P >0 0 5 ) ,饲料转化率提高 0 3 4 %、1 7%和 3 1 %。各组 1 4日龄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等指标有明显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对照组前期胫骨短粗症发病率为 9 8% ,其余各组为零。全期仅 4组无啄羽现象发生

关键词: 肉鸭 氯化胆碱 蛋氨酸 硫酸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13创新研究

大豆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利用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皖豆 16号 (MS8118)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高产株系为母本与豫豆 10号有性杂交 ,育成具有特异株型的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 13,有效地把等离子诱变技术应用在大豆育种上 ,在黄淮地区获得 315 .0 8kg/ 667m2 的籽粒产量。其植株形态表现为 :根系特别发达 ,高抗倒伏 ;株形收敛紧凑 ;植株繁茂 ,主茎节数适中 ,有效节数多。其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是 :生育前期抓构健壮苗匀植群体 ;中后期抓生长调节和营养运转 ,促进有效积累提高单产

关键词: 大豆 等离子诱变 超高产育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淮贫困地区农业系统诊断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简要分析沿淮六个贫困县农业发展的现状、系统分析影响该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障因素基础上 ,建立了沿淮贫困地区持续农业系统诊断模型 ;提出了该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图 1,表 1,参 3。

关键词: 安徽省 沿淮贫困地区 农业系统 诊断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梨树棚架整形修剪技术

中国果树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中籼898及其应用技术

作物杂志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中南早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作物杂志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大豆新种质MN413

中国种业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