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磊 1 ; 戴瓯和 1 ; 黄志平 1 ; 李杰坤 1 ; 张丽亚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等离子诱变;超高产育种;栽培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1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2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研究利用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皖豆 16号 (MS8118)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高产株系为母本与豫豆 10号有性杂交 ,育成具有特异株型的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 13,有效地把等离子诱变技术应用在大豆育种上 ,在黄淮地区获得 315 .0 8kg/ 667m2 的籽粒产量。其植株形态表现为 :根系特别发达 ,高抗倒伏 ;株形收敛紧凑 ;植株繁茂 ,主茎节数适中 ,有效节数多。其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是 :生育前期抓构健壮苗匀植群体 ;中后期抓生长调节和营养运转 ,促进有效积累提高单产
- 相关文献
[1]矮败小麦研究进展及其在安徽的应用. 黄晓荣,甘斌杰,夏孝群. 2012
[2]安徽大豆高蛋白发育及其栽培技术. 黄志平,戴瓯和. 1999
[3]热研1号、2号与我国水稻的亲和性研究. 孙明,张培江,白一松,李成荃. 1992
[4]水稻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评述与讨论. 童继平,吴跃进,郑乐娅,吴敬德. 2003
[5]大豆硫磷配施的效应研究. 张继榛,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马友华,唐朝辉,孙义祥,王道中,李龙先,何新宏,王安祥,袁世桂,陈仁虎,王永久. 1998
[6]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7]水稻是进作栽培技术及其节本效益探讨. 吴文革,沈绪波. 1998
[8]紫甘蓝栽培技术. 张其安,方凌. 1996
[9]草莓品种塑料大棚栽培的性状表现. 马宗新. 2014
[10]沿淮淮北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姚莉,赵冬,周斌,张丽亚. 2014
[11]水稻节水栽培. 占新春,张培江,吕凯. 2005
[12]杂交中稻群体数量与质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蒋之埙,黄仲青,李奕松,罗志祥,施伏芝. 2000
[13]葡萄新品种“沪培2号”引种观察及栽培要点. 周军永,孙其宝,陆丽娟,俞飞飞,刘茂. 2016
[14]长江流域蓝莓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陈义平,胡勇,陈程,张福生,陶龙. 2010
[15]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16]水旱两用稻—“绿旱1号”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孟志伟,程家兴,朱启升,张德文,桑亚松,钟承锁. 2007
[17]西瓜套种菜青豆的栽培技术. 王维虎. 2010
[18]茶树栽培中的气象影响及防灾技术. 夏先江,罗仲兴,刘盛旭. 2010
[19]我国近十年梨栽培领域科研态势分析研究. 陈洁,吕凯,刘桂民. 2023
[20]工厂化鱼菜共生系统之生菜栽培技术. 王佳佳,陈祝,左琳,周翔,王芬,张雨,蒋业林,张科来,陈健.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作者:陈小飞;金文俊;雷伟侠;孔令聪;黄志平;杜祥备
关键词: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
2016-2021年黄淮南部区试大豆品系(种)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大刚;杨勇;胡国玉;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黄淮南部;品系;产量;区试;性状
-
安徽省不同生态环境下夏大豆新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
作者:胡国玉;杨勇;王雅楠;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
关键词:安徽;大豆;新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相关性
-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作者:王大刚;黄志平;杨勇;李杰坤;吴倩
关键词:大豆;病毒;抗性;分子标记;基因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杜祥备;陈小飞;金文俊;孔令聪;李杰坤;王路路;赵冬;沈维良;钱振亚;黄志平
关键词: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蝉花虫草新品种'皖蝉草1号'
作者:信玲;章玉萍;张丽丽;陈明;张腾飞;鲍先巡;张磊
关键词:虫草属;品种
-
花荚期土壤干旱对大豆豆荚同节位叶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作者:杜祥备;陈小飞;金文俊;雷伟侠;韦志;黄志平;孔令聪
关键词:大豆;豆荚同节位叶;干旱;抗氧化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