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皖南地区香料烟质量状况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考察了 1992年从皖南各香料烟种植区随机抽取的 3 3个有代表性的上二棚烟叶样本 ,结果表明 :皖南各香料烟种植区所产烟叶质量差异较大 ,低山或中山缓坡地种植的烟叶质量好于平川和高山坡地的烟叶 ,其中红壤性土和扁石黄红土上种植的烟叶质量最优 ,但目前种植面积较小


阜阳颍州玉米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针对阜阳地区玉米新老品种良莠不齐 ,良种良法不配套的现状 ,研究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玉米良种及农大 10 8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适合该地区种植的良种有 :农大 10 8、9988、豫玉 2 2等 ;农大 10 8的配套栽培技术是 :6月中旬播种 ,密度为65 685株 /hm2 ,每公顷施氮量 3 15kg ,分 2次施 ,苗期施 60 %,喇叭口期施 40 %。最高产量潜力为 93 5 8.45kg/hm2 。


韩国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的利用情况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密阳 2 3及协A×密 46(协优 10号 )对安徽省乃至我国的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引进的 13 8份新品系中 ,多产稻、密阳 13 2等表现较为突出。此外 ,密阳引 7等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多雌蕊等材料可为选育广亲和三系不育系提供基础材料


利用 RAPD和微卫星标记对协优杂交稻及其亲本进行区别与鉴定(英文)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和 4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对 ,对我国主栽的协优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RAPD分析显示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 ,有 36 4个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扩增出肉眼可见的 DNA条带 ,其中 2 8个显示扩增的多态性 ,这中间 9个引物产生的 13条多态性条带具有清晰、易分辨的特点 ,可以在供试的水稻组合与亲本之间 ,以及杂交组合之间进行区别和鉴定。微卫星分析指出 ,40对荧光标记引物中 ,13对引物产生的 31条标记带 ,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显示稳定的多态性 ,且杂种表现为双亲的互补型。与 RAPD相比 ,微卫星分析具有多态性强、精确性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鉴定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微卫星


江淮易旱丘陵棉花节本高效综合栽培体系研究
《棉花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土层瘠薄 ,涵养水肥能力弱 ,多灾易旱 ,大部分地区植棉技术水平低 ,管理粗放 ,棉花单产低 ,植棉效益不高等状况 ,开展以棉花节本、高效为中心 ,进行包括棉花品种筛选、简化栽培、抗旱节水栽培、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 ,最后将研究成果与已有技术组装配套 ,建立了以简化栽培、抗旱节水栽培为主体的节本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 ,该栽培体系在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推广应用已达5.8万公顷 ,棉花单产和植棉综合效益及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